您的位置:首頁痛風病人在日常飲食上需要注意什麼?
問題 【痛風】 【歸檔】 15年12月17日

痛風病人在日常飲食上需要注意什麼?

問題描述 網友年齡:23歲
網友性別:男
詳情描述:
每天喝什麼對身體好?特別要注意不可以吃/喝什麼?
網友回答
2015年12月17日 00:00

痛風病人除在醫生指導下應用適當藥物外,在日常生活中還應注意以下幾點。1)飲食方面究竟要不要“忌口”,這是許多病人十分關心的問題。雖然食物中所含的嘌呤不是痛風發病的主要原因,就是低嘌呤飲食7天后也僅能使血尿酸值降低1–2毫克/分升,但是無節制的飲食可使血尿酸濃度迅速達到隨時發作狀態,因此,控制含嘌呤高的食物,減少關節炎的急性發作次數仍然是必需的。豬、牛、羊肉、火腿、香腸、雞、鴨、鵝、兔、鴿、沙丁魚、海鰻以及各種動物內臟(肝、腎、心、肺、腸、腦)、骨髓、蛤、干貝、松花蛋、蟹等含嘌呤量高,應儘量少吃,另外,火鍋中的肉類、海鮮和蔬菜等混合涮食,由於嘌呤具有很高的親水性,湯汁內含有極高的嘌呤,亦應少吃;魚蝦類、菠菜、蘑菇、香菇、香蕈、花生米、扁豆等含有中等量嘌呤,要少吃;大多數蔬菜、豆製品、各種水果、牛奶和乳製品、雞蛋、米飯等含嘌呤很少,當然可以吃。應多食鹼性食物,如白菜、油菜、胡蘿蔔與瓜類等,此類黃綠色蔬菜呈鹼性,可促進尿液中尿酸溶解,增加尿酸排出量,防止形成尿酸性結石。為促進尿酸排泄,宜多飲水,要使每日尿量保持在2000毫升以上,因尿路結石的發生和小便尿酸濃度及小便的酸鹼度有關,必要時可服用鹼性藥物,以預防尿路結石的發生。嚴格忌酒,特別不能酗酒。酒中所含的乙醇能使血乳酸濃度升高,後者可抑制腎小管對尿酸的分泌,可降低尿酸的排出;同時乙醇還能使尿酸合成增加。研究表明,乙醇對痛風的影響比膳食嚴重得多,特別是在饑餓後同時大量飲酒和進食高蛋白高嘌呤食物,常可引起痛風性關節炎的急性發作。即使啤酒,因其中含有大量的嘌呤,也不宜飲用。還應注意避免暴飲暴食或饑餓。不喝濃茶、咖啡等飲料。(2)妥善處理誘發因素,禁用或少用影響尿酸排泄的藥物,如青黴素、四環素、大劑量噻嗪類及氨苯喋啶等利尿藥、維生素B1和B2、胰島素和小劑量阿司匹林(每天小於2克)等。(3)積極治療與痛風相關的疾病,如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和冠心病等,防止體重超重。,肥胖者要積極減肥,減少熱量攝入,以降低體重,糖量占總熱量的50%?60%以下,蛋白質每千克標準體重1克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