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性健康維生素k1的副作用
問題 【慢性肝炎】 【歸檔】 14年12月03日

維生素k1的副作用

問題描述 只是輕微腸炎,腹瀉亦很輕微,醫生說為了防止腸胃出血,給肌肉注射了2mg維生素K1,我想問問維生素K具體有什麼作用啊?
網友回答
2014年12月03日 21:30

眾所周知,維生素K的作用是維持血液的正常凝血過程,此外還有其他作用,如抑制內臟平滑肌痙攣,保肝等.因此可以用於膽石症,膽道蛔蟲症引起的膽絞痛.及慢性肝炎等維生素K1的藥理作用: 1維生素K1參與肝臟凝血因數Ⅱ,Ⅵ,Ⅸ,X的合成.維生素K缺乏時,肝臟僅能合成無凝血活性的以上4種凝血因數的前體蛋白質,從而引起凝血障礙,這時需補充維生素K以維持正常的凝血過程.2本品能直接作用於內臟平滑肌,使痙孿平滑肌鬆弛,從而解除由於平滑肌痙攣引起的疼痛.有人認為其鎮痛作用可能通過阿片受體和內源性阿片樣物質介導而產生.維生素K對胃腸蠕動的影響有兩種完全相反的看法:一種是維生素K可增加胃腸蠕動,故可治療因胃腸蠕動減慢所致的便秘;另一種是維生素K對胃腸蠕動有明顯抑制作用,可代替阿托品用於內窺鏡檢查時抑制胃腸蠕動.3近年報導,大劑量維生素K (K1,每日30mg-40mg靜脈滴注,或每日20mg肌肉注射,療程10天一14天)能促進肝細胞活力,增強單核巨噬細胞的吞噬功能,對慢性肝炎也有一定療效.注意事項: 本品注射液與維生素C,維生素Bl,苯妥英鈉,右旋糖苷等混合,均會產生混濁,推薦劑量:1.口服:每次5-10mg,每日3次.2肌肉注射或靜脈注射:成人每次10mg每日1次一2次;小兒每次5mg-10mg 新生兒每次1mg,每天1-2次.

2014年12月03日 21:30

維生素K從小腸吸收進入淋巴系統或肝門迴圈,吸收後與乳糜微粒結合,使之轉運到肝臟,最後主要以尿液和糞便的形式排出.維生素K的吸收取決於正常的胰腺和膽道功能,凡能影響脂肪吸收情況(例如,膳食礦物油,胰腺外分泌功能失調,膽汁淤滯)都會損害維生素K的腸內吸收.慢性膽囊炎患者屬於維生素K1的需求人群,所以要攝取足夠的維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