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婦科疾病先天性肌性斜頸理療
問題 【產科】 【歸檔】 15年12月14日

先天性肌性斜頸理療

問題描述 婆婆看了又覺得不會,我還是很不放心,帶著寶寶去醫生檢查了,醫生說寶寶患了先天性肌性斜頸,我想請問一下醫生,小寶寶為什麼會患有先天性斜頸呢發?
網友回答
2015年12月14日 21:18

先天性肌性斜頸理療本病的直接原因是胸鎖乳突肌的纖維化引起攣縮和變短,但引起此肌纖維化的真正原因還不清楚。可能與下列因素有關:(一)先天性胸鎖乳突肌發育不良,分娩時易被損傷。(二)一側胸鎖乳突肌因產傷致出血,形成血腫後機化,繼而攣縮。(三)宮內胎位不正,使一側胸鎖乳突肌承受過度的壓力,致局部缺血,繼而過度退化,為纖維結締組織所替代。(四)受累肌肉組織的病理變化類似感染性肌炎,故推測胸鎖乳突肌因產傷引起無菌性炎症,致肌肉退行性變和瘢痕化,而形成斜頸。

2015年12月14日 21:18

先天性肌性斜頸理療對於寶寶的斜頸是分為兩種的,一個是骨性的斜頸,這個是需要手術治療,按摩是沒有什麼效果。1.如果是肌性斜頸是可以通過按摩進行治療。具體是可以到醫院的小兒按摩專科進行,費用稍微的高一些,但是效果比較的好。2生活上是需要讓寶寶保持正確的睡覺姿勢,可以防止斜頸的加重。先天性肌性斜頸需要按摩時間比較長,一個月可能還不會見硬塊縮小,只在斜頸有好轉,說明治療有效。實在不行,只能手術治療了。您好,這個情況考慮先天性斜頸的可能性非常大。早發現早治療,多數孩子通過積極治療可以治癒。先天性肌性斜頸B超檢查是最好的診斷方式。如確診,需專業的按摩師按摩治療。同時可配合局部理療或局部注射藥物等方法。如經保守治療不好轉,需考慮手術。

2015年12月14日 21:18

先天性肌性斜頸理療您好,斜頸是指一側胸鎖乳突肌纖維化並攣縮而引起的頸部偏斜。推拿應以舒筋活絡,軟堅消腫為原則。主要用揉捏和拿捏患側胸鎖乳突肌,再醫者一手扶住小兒患側肩部,另一手扶住患側頭部,使患兒頭部漸漸向健側側屈。把患兒平放于床上,父母用雙手按住其頭,將其下頜轉向患側肩部(即頸部包塊處),轉過去之後停頓1分鐘左右,讓肌肉處於拉長伸展狀態,然後再反復轉動。:在轉動的過程中,手法要輕柔,不要用暴力,防止損傷頸部肌肉甚至頸椎。

2015年12月14日 21:18

先天性肌性斜頸理療斜頸是指以頭向患側斜、前傾及面部變形為特點。少數為脊柱畸形引起的骨性斜頸,視力障礙的代償姿勢性及頸部肌麻痹導致的神經性斜頸外,一般指一側胸鎖乳突肌攣縮造成的肌性斜頸。多數學者認為,斜頸與損傷有關,如臀位產和胎位不正,頸部胸鎖乳突肌受壓,血管受壓缺血,患側胸鎖乳突肌的動脈管腔均栓塞不通,而致肌肉發育不良,或肌肉出現水腫、炎症使肌細胞退化,產生纖維變性,最終為結締組織所代替,而造成攣縮。斜頸患兒常併發畸形足、髖關節脫位等,故有先天性因素說法。斜頸如不及時治療,隨年歲增長,則畸形更明顯。

2015年12月14日 21:18

先天性肌性斜頸理療診斷斜頸,一般多無困難,生後發現頸部一側有梭狀腫物,其方向與胸鎖乳突肌一致。數月後首先發現頭面部畸形,頸部有緊張縈條。對斜頸患兒,在出生後兩周即可開始被動牽拉矯正,即將患兒的頭傾向健側使健側耳垂向肩部靠近,進行與畸形相反的方向運動。手法要輕柔,對腫物同時進行按摩,每次牽拉15—20次,一日4-6次。在日常生活中餵奶、睡眠的枕墊以及用玩具吸引病兒注意力,都可糾正姿態,有條件的可作理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