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性健康如何治療長期乾咳
問題 【皮膚科】 【歸檔】 15年08月18日

如何治療長期乾咳

問題描述 您好!誰能和我說說如何治療長期乾咳啊?如果長期乾咳該怎麼辦呢。平時應該改掉什麼習慣。注意什麼事情。還有就是生活中應該特別預防什麼?希望大家指點指點。謝謝了!
網友回答
2015年08月18日 20:42

乾咳是臨床肺系疾病常見症狀之一,病因複雜,病情頑固,治療頗為棘手。近年的研究表明,幾乎所有的慢性持續性咳嗽都可做出病因學診斷,我們根據乾咳的發病時間以及證候學特點,針對病因進行特異性中西醫辨證與辨病相結合治療,取得了滿意療效。臨床上,如何治療長期乾咳大多數慢性乾咳屬於過敏性咳嗽,也稱為咳嗽變異性哮喘或過敏性支氣管炎。 乾咳乾咳過敏性咳嗽病的發病原因錯綜複雜,但主要包括兩個方面,即過敏性咳嗽病患者的體質和環境因素。患者的體質包括“遺傳素質”、免疫狀態、精神心理狀態、內分泌和健康狀況等主觀條件,是患者易感過敏性咳嗽的重要因素。環境因素包括各種變應原、刺激性氣體、病毒感染、居住的地區、居室的條件、職業因素、氣候、藥物、運動(過度通氣)、食物以及食物添加劑、飲食習慣、社會因素甚至經濟條件等均可能是導致如何治療長期乾咳過敏性咳嗽發生發展的更重要原因。過敏性咳嗽病發病率的增高趨勢也與患者的過敏性體質導致的易感性和環境因素有關。從單合子雙胞胎在過敏性咳嗽發病中的不一致性來看,環境因素在過敏性咳嗽的發病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環境中變應原的接觸對於患者過敏性咳嗽基因的表達往往是必需條件,環境中變應原的濃度經常可以決定過敏性咳嗽基因的表達水準。現代醫學認為過敏性咳嗽病患者氣道變應性炎症的形成為諸多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臨床工作者應分清主次因素,才能有的放矢地開展防治工作。此外病人初次接觸上述不良環境因素的年齡、不良環境的惡劣程度、接觸的頻率以及接觸持續的時間也是決定病人是否由過敏性咳嗽前狀態轉變為過敏性咳嗽病的重要因素,同時也是決定過敏性咳嗽病患者預後和轉歸的關鍵因素。如何治療長期乾咳在日常生活中某些誘發過敏性咳嗽的環境因素如塵蟎、真菌、花粉等變應原、病毒和氣候變化等往往持續存在而較難避免,加上隨著現代生活水準的提高,新的過敏源頻頻進入人們的生活領域,人們出差、旅行、度假等機會也增多,活動地域在不斷擴大,所以過敏原的接觸範圍也增大,因此過敏性咳嗽病的防治往往較為困難,防不勝防。目前多數作者認為應把引起過敏性咳嗽病的諸多因素分為致病因素(Trigger)和誘發因素(Contributor)兩大類(詳見下表),有關治療相見擴展閱讀),致病因素是指引起過敏性咳嗽病首次發作的因素,是過敏性咳嗽病發病的"扳機"和主要病因,無論在過敏性咳嗽病的發生和發展中均起重要作用;誘發因素是指病人在已患有過敏性咳嗽病的基礎上誘發隱性過敏性咳嗽重新活動或過敏性咳嗽急性發作的因素,是過敏性咳嗽發作過程中的綜合誘發因素之一,如何治療長期乾咳在促使過敏性咳嗽病情復發和進一步發展中起重要作用。在上述兩大類因素中,某些因素如變應原、刺激性氣體和有害氣體、職業性因素、病毒、食物和藥物等兼有雙重作用,既可導致過敏性咳嗽病的發生,又在過敏性咳嗽病情的發展過程中起重要作用。然而,我們應當明確所有的環境因素並非是決定過敏性咳嗽病是否發生的唯一因素,過敏性咳嗽病患者本身的特應性素質也是非常重要的。

2015年08月18日 20:42

乾咳的診斷如果咳嗽是陣發性的乾咳、用抗生素無效,伴有咽喉癢、不伴發熱,怕冷空氣怕煙霧,夜間加重,如果CT或X線檢查沒有異常,那就很可能是過敏性咳嗽,也叫咳嗽變異性哮喘或者過敏性支氣管炎。 但是原發性肺結核早期也會有乾咳的症狀,而且此時胸片可能並無結核症狀。這點要引起注意。隨著病情加重會急速咳嗽,慢慢有痰等。如果乾咳的同時伴有搓鼻子、揉眼睛、打噴嚏、流鼻涕和鼻塞等過敏性鼻炎的症狀,那就可能是過敏性鼻炎引起的過敏性咳嗽,也叫過敏性鼻-支氣管炎。治療可參見擴展閱讀。很容易誤診的,誤診後導致誤治。既遭罪又辛苦,錢白花副作用還很大的。3乾咳的中醫證治探討燥邪犯肺肺失宣降此型常見於感染後咳嗽早期,每年多於秋季發病。蓋肺為嬌髒,喜潤而惡燥,喜清肅而不耐寒熱。秋季燥令,燥邪侵犯肺系,影響肺之宣發、肅降功能並灼傷肺津,遂發是證。臨床表現為乾咳無痰或痰少而黏,伴咽幹、喉癢、鼻燥、口渴,舌紅少津,苔薄白或薄黃,脈浮數。治宜解表清肺,潤燥止咳。藥如:桑葉、桑白皮、杏仁、南沙參、炙杷葉、大貝母、山梔子、淡豆豉、薄荷、蘆根等。若患者鼻塞、惡風、咽癢等症狀突出者,可酌加蘇葉、蟬衣、白僵蠶等疏風宣肺止咳。陰虛肺燥清肅失司此類證候多見於慢性支氣管炎、咳嗽變異型哮喘、肺結核或肺癌等病,臨床當作相關檢查以明確診斷。亦可見於長期服用清熱解毒或抗生素治療後的病人,肺陰虧耗,津液不足,陰虛火旺,虛熱內生。臨床表現為乾咳無痰,晝輕夜重,持續不已;或痰少而黏,不易咳出;或痰中挾血,伴有口乾咽燥,手足心熱,消瘦盜汗,舌紅少苔,脈細數。法宜養陰潤肺,清燥止咳。藥如沙參、玄參、麥冬、玉竹、百合、五味子、炙杷葉、浙貝母、桑葉、桑白皮等。若見手足心熱,夜寐盜汗者加知母、地骨皮;口乾咽燥,痰中挾血者,酌加蘆根、白茅根。肝鬱氣滯 津聚痰凝此類證候多見於喉源性咳嗽,其主要症狀以乾咳為主,或嗆咳少痰,伴有咽癢如蟻行及異物痰黏喉梗之不適感,咽癢即咳,咳聲連連,遷延不愈,口乾舌燥,胸脅脹滿甚或隱隱作痛,情志不暢易誘發或加劇,舌淡紅,苔薄白(膩),脈弦。證屬肝氣鬱結,津聚痰凝,氣機不利,上逆作咳。治以疏肝解鬱,理氣降逆。藥如柴胡、白芍、枳殼、厚朴、蘇子、桑白皮、地骨皮、玉蝴蝶、浙貝母、桔梗等。若見脅肋隱痛明顯者,酌加川楝子、元胡;咽乾咽痛明顯者,酌加黃芩、射干;抑鬱不舒,煩躁不安者,酌加知母、丹皮、山梔子。肝胃不和 氣機上逆此類證候多與胃-食道反流有關,患者食道24小時pH監測陽性。臨床表現為乾咳少痰,嗆咳不已,易於夜間發作,常伴燒心反酸,進食後尤甚,兩脅不舒,夜寐不安,舌淡紅,苔薄白,脈弦。析其病因病機,乃原發於胃,後傳於肺,涉及肝氣。證屬肝胃不和,氣機升降失調,肺氣上逆。本病論治,當以肺為標,肝胃為本;止咳為標,降逆為本。故治以疏肝和胃,降逆止咳。藥如旋複花、代赭石、清半夏、厚朴、蘇子、郁金、炙杷葉、苦杏仁、黃連、吳茱萸、烏賊骨等。肝陰虧虛 風搖鐘鳴此型常見於咳嗽變異型哮喘,多於春季發病。臨床多表現為咳嗽反復發作或持續不斷,常在夜間或晨起發作或加劇,以乾咳為主,時有少量白粘痰,偶伴喘息、胸悶,脅肋隱痛,咽幹口渴,舌紅少苔,脈弦細。患者多為過敏素質,既往常有個人過敏史或患有過敏性疾病,如蕁麻疹、濕疹等。支氣管激發試驗或舒張試驗陽性。辨證屬於肝之陰血虧虛,血燥生風,陰虛風動,內風上擾,搖鐘而鳴。治宜柔肝熄風,肅肺降逆。藥如烏梅、五味子、柴胡、防風、白芍、鉤藤、地龍、山萸肉、代赭石、前胡、甘草等。總結綜上所述,乾咳作為多種急、慢性疾病過程中的一個症狀,其病因多端,涉及臟腑多種,病情嚴重度不等,治療反應不一,故在診治過程中,當細究其病因病機,辨別所累臟腑病位,分清標本虛實,辨證與辨病相結合,進行針對性、特異性治療,這樣才能切中肯綮,效如桴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