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心理健康食管賁門失弛緩症護理
問題 【失眠多夢】 【歸檔】 15年02月04日

食管賁門失弛緩症護理

問題描述 長期覺得劍突正下方不舒服,不痛有繃緊感,飯後稍重,做過兩次胃鏡,結果是淺表性胃炎,按檢查結果治療,無效果,病史長,記憶裡好象一直都這樣,已分別按中醫和西醫進行長時間治療,也無效,形體消瘦,怕冷,失眠多夢,健忘,眩暈,乏力,不思飲食,易感冒.陰囊潮濕.因以前的治療一直無效,所以懷疑是賁門失弛緩症,但不知是否準確,故向醫生請求幫助確診一下,一是賁門失弛緩症有何表現,二是到醫院確診要做哪些檢查,三是如何治療,謝謝,感激不盡!本次發病及持續的時間:一直都這樣目前一般情況:血壓正常,脈搏未知,精神很差,體力和弱,食欲不好,嚴重失眠,多夢,大便每天早上一次,每次要便時總覺得劍突正下方不適,便稀不成形,吃冰冷食物就感冒.病史:一直就這個病,我母親好象也有這種症狀,但他還有其他更多症狀,所以不能確定是不是和我這個一樣,無藥物過敏史以往的診斷和治療經過及效果:8年前做過一次鋇餐,記得當時檢查時看到喝下的那個溶液停滯不動,那個醫生還用手給我揉了幾下,後來就給我治療,但無效,6年前做了一次胃鏡,當時的結果是慢性胃炎,治療後也無效果,3年前又做了一次胃鏡,結果是淺表性胃炎,治療後也無效果,輔助檢查:8年前做過一次鋇餐,記得當時檢查時看到喝下的那個溶液停滯不動,那個醫生還用手給我揉了幾下,後來就給我治療,但無效,6年前做了一次胃鏡,當時的結果是慢性胃炎,治療後也無效果,3年前又做了一次胃鏡,結果是淺表性胃炎,治療後也無效果,
網友回答
2015年02月04日 21:09

治療失弛緩症的目的是松解食管下括約肌不鬆弛發生的梗阻,以改善食管排空。沒有任何內、外科方法能治癒此病,現在治療的方法應認為是姑息療法,迄今內科治療應用平滑肌抑制劑,擴張治療用強力牽伸,手術用食管肌層切開術,切斷食管的環形肌。 1.內科治療 藥物治療的效果持續甚短,並不理想,對術前準備及拒絕或不適於做擴張術及外科手術者,可能有一些作用。抗膽鹼能製劑能降低括約肌壓力及改善食管排空,但在臨床應用中效果並不理想,硝酸異山梨酯(消心痛)及硝苯地平(心痛定)能降低食管下括約肌的張力,而解除吞咽困難,某些手術高危病人可試用。對早期賁門痙變病人應解釋病情,安定情緒,少食多餐,細嚼慢嚥,並服用鎮靜解痙藥物,如口服1%普魯卡因溶液,舌下含硝基甘油片,以及近年試用的鈣抗拮劑硝苯吡啶(nifedipine)等可緩解症狀。為防止睡眠時食物溢流入呼吸道,可用高枕或墊高床頭,必要時入睡前灌洗食管。 2.擴張治療 少數病人尚有併發食管穿孔的危險。目前食管下段擴張術僅適用於禁忌手術或拒絕手術且食管尚未高度擴大的較早期病例,也可作為初期處理,擴張失敗再行手術治療,因為擴張效果短,須多次擴張,現多被手術治療代替。使用擴張的器械有機械、靜水囊、氣囊及鋇囊。擴張前夕或在檢查前幾小時,病人禁食,食管內有殘渣者應予清除或沖洗清潔,最好在食管鏡檢查後立即擴張。擴張術在透視監測下施行,擴張不論用靛水囊、氣囊或鋇囊使食管胃交界部擴張至4cm直徑左右。於賁門內置入頂端帶囊導管後,於囊內注入水,鋇劑或水銀使囊擴張,然後強力拉出,使肌纖維斷裂可擴大食管下端狹窄的管腔,約2/3病人療效良好,但需重複進行擴張術。強力擴張發生的併發症有術後胸骨下疼痛,食管穿孔、出血,氣管支氣管誤吸及胃食管反流,後期發生食管炎。

2015年02月04日 21:09

賁門失弛緩症是一種食管運動障礙性疾病,以食管缺乏蠕動和食管下括約肌(LES)鬆弛不良為特徵。臨床上賁門失弛緩症表現為液體和固體食物的吞咽困難,體重減輕,餐後反食,夜間嗆咳以及胸骨後不適或疼痛。以上臨床症狀加上食管吞鋇檢查發現食管-胃連接處典型的鳥嘴樣狹窄、食管擴張以及食管下括約肌壓力測定顯示LES壓力升高,吞咽引起的反射性LES鬆弛消失,賁門失弛緩症可以確診。目前治療有藥物、氣囊擴張、手術及肉毒桿菌毒素(BT)局部注射等。現就本病的病因、病理及發病機制作一綜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