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新生兒肺不張的中醫治療
問題 【運動障礙】 【歸檔】 15年05月02日

新生兒肺不張的中醫治療

問題描述 新生兒13天嗆奶,一天嗆3-4次,從鼻腔和口腔嗆奶,鼻子有點鼻塞,咳嗽不多,就一兩聲,呼吸還算平穩,被診斷為新生兒肺不張.
網友回答
2015年05月02日 10:19

病因肺不張在小兒時期比較常見,可由多種原因引起肺組織萎縮或無氣,以致失去正常功能,按其病因可分為幾類。1.外力壓迫肺實質或支氣管受壓迫可以有下列四種情況:(1)胸廓運動障礙 神經,肌肉和骨骼的異常,如腦性癱瘓,脊髓灰質炎,多發性神經根炎,脊椎肌肉萎縮,重症肌無力及骨骼畸形(佝僂病,漏斗胸,脊柱側彎)等。(2)膈肌運動障礙 由於膈神經麻痹或腹腔內壓力增高,常為各種原因引起的大量腹水所致。(3)肺膨脹受限制 由於胸腔內負壓減低或壓力增高,如胸腔內積液,積氣,膿胸,血胸,乳糜胸,張力性氣胸,膈疝,腫瘤及心臟增大等。(4)支氣管受外力壓迫 由於腫大的淋巴結,腫瘤或囊腫的壓迫,支氣管管腔堵塞,空氣不能進入肺組織,擴大的左心房及肺動脈可壓迫左總支氣管導致左肺不張。2.支氣管或細支氣管內的梗阻支氣管內腔被阻塞可有下列幾種情況:(1)異物 異物堵塞支氣管或細支氣管引起大葉性或肺段性肺不張,偶有異物堵塞氣管或主支氣管引起雙側或一側肺不張。(2)支氣管病變 支氣管黏膜下結核,結核病肉芽組織,白喉偽膜延及氣管及支氣管。(3)支氣管壁痙攣及管腔內黏稠分泌物堵塞 嬰兒的呼吸道較狹小,容易被阻塞,患肺部炎症性疾病如肺炎,支氣管炎,百日咳,麻疹等及患支氣管哮喘時,支氣管黏膜腫脹,平滑肌痙攣,黏稠分泌物可阻塞呼吸道引起肺不張,此類病因多見於冬春季,故肺不張的發病也以寒冷季節為多,止咳藥如阿片,阿托品等既能減少自然的咳嗽,又能使分泌物變稠,都可增加梗阻,故不可濫用。總之,肺不張在小兒發病數較高,其病因以毛細支氣管炎,支氣管炎,哮喘,支氣管淋巴結結核,多發性神經根炎,支氣管異物及手術後較多見,此外,還可見於吸入性肺炎,支氣管擴張,顱內出血,心內膜彈力纖維增生症,先天性心臟病,腫瘤等。

2015年05月02日 10:19

治療1.去因療法 (1)取出異物 (2)應用抗生素 宜採用抗菌藥物,一般先肌注青黴素,無效時可改用其他抗菌藥物。(3)清除分泌物 ①霧化吸入,吸取氣管分泌物,須多變動患兒的體位或拍背。②必要時施行支氣管窺視術及吸引分泌物。(4)表面活性物質替代療法 從人的羊水中提取表面活性物質,滴入或噴入患兒肺部。(5)其他 進行抗結核治療等。2.對症治療(1)藥物 可用支氣管擴張藥、消炎藥以及化痰止喘藥。(2)給氧和人工呼吸 為改善缺氧,應供足氧氣。(3)糾正酸中毒 適合的氧氣療法。(4)嚴重代謝性酸中毒 用5%碳酸氫鈉溶液治療。(5)血鉀高 用碳酸氫鈉,效果不好可用15%~25%葡萄糖靜滴,每4克葡萄糖中加1單位胰島素。3.輔助治療(1)體溫不升者進行保暖。(2)及時餵奶,不能吃奶者靜脈補充液體和高營養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