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帕金森綜合症早期治療
問題 【帕金森病】 【歸檔】 16年05月29日

帕金森綜合症早期治療

問題描述 網友性別:男
網友年齡:50歲
詳情描述:
患了帕金森綜合症早期,這種病已困擾我很長時間了,真的很痛苦,究竟該怎麼治療才能痊癒?
網友回答
2016年05月29日 00:00

帕金森的治療方案主要有:(1)多巴胺替代治療 選用左旋多巴,開始500毫克/天,分2次飯後口服,以後每隔3-5天增加250-500毫克/天,直到獲得最大療效且副作用尚輕為度.一般最適宜劑量為2-4.5克/天,最大劑量不應超過5克/天;金剛烷胺適用於較輕病例,可服100毫克,1日3次.(2)抗膽鹼能藥物 常用安坦2-4毫克,1日3次;東莨菪堿0.2-0.4毫克,1日3次;開馬君5-10毫克,1日3次.(3)頭針療法 取兩側舞蹈震顫區及運動區,每天1次,5次為一療程,間隔3-5天后可重複一個療程.

2016年05月29日 00:00

具體治療措施 :
帕金森氏病的治療方式主要有藥物治療和外科手術,二者都可以達到緩解症狀的目的.
(1)藥物治療:在疾病的早期,藥物可以很好地改善症狀,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藥物是左旋多巴製劑(商品名為美多巴或息寧),自六十年代開始應用於臨床治療以來,一直到現在都是臨床上最核心的藥物.藥物必須長期服用,一旦停止治療,病情則會復發.在最初幾年藥物治療效果最佳,雖然多數病人長期應用仍然有效,但在長期服用以後,病人會感到藥物有效時間縮短,有些病人會產生“劑末”現象和“開,關”波動.藥物治療有一定的局限性,通常經過3-5年的治療後病情會變得難以控制,藥物的副作用與其療效會功過相抵,病人感到日常生活能力受到很大限制.
2)外科治療:主要有神經核團細胞毀損手術(細胞刀)與電刺激手術兩種方式,原理都是為了抑制腦細胞的異常活動,達到改善症狀的目的.前者是在異常活躍的神經核團上製造一個直徑約3毫米的毀損灶,後者則是埋植刺激器通過高頻電刺激達到類似毀損的效果.從外科手術操作技術上講兩者並沒有太大的區別,均是將電極放在特定的腦內核團靶點上,之後進行刺激或毀損.
由於帕金森氏病人腦內病變的根源是神經細胞功能的減退,所以從理論上講,神經幹細胞(可以替代病人衰退的腦細胞)移植技術有很好的發展前景,但目前還停留在實驗階段,在臨床應用之前還要做更細緻的研究,我們預計需要十年以上的時間.
手術治療帕金森氏病要擇人擇時.診斷明確的原發性帕金森氏病患者都是手術治療的適合人群,特別是那些對左旋多巴(美多巴或息寧)有效或之前有效但長期服用以後療效減退,出現了“開,關” 波動現象,異動症和“劑末”惡化效應的患者.但是,另外一些腦部的慢性疾病也會表現出類似帕金森氏病的症狀,所以早期的患者並不是很容易確診的,應該找有經驗的神經科醫生進行一段時間的臨床觀察,結合必要的檢查手段(如磁共振檢查)和藥物治療,以明確診斷,排除一下其它的疾病,弄清楚造成患者功能障礙的最主要原因.由於帕金森氏病通常進展緩慢,並不是一個致命的急症,所以對疾病發展過程的觀察很重要,並不會耽誤患者的治療.術前診斷明確手術的效果才有保障.
由於帕金森氏病緩慢進展的特點,所以並沒有一個必須要做手術的絕對期限,什麼時候來做手術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患者自己對生活品質的要求.一般來講,對早期的帕金森氏病患者應首先採取藥物治療,藥物治療3~5年後效果減退,出現了“開,關” 波動現象,異動症和“劑末”惡化效應,病情會變得更加難以控制,這時候就應考慮外科治療了.根據臨床對1,600余例帕金森氏病手術的統計,80%以上的患者是在這一時期接受手術治療的.一般來講,相對年輕的,症狀集中在身體一側的,全身健康狀況比較好的病人手術效果更好.晚期的高齡病人合併有高血壓,糖尿病,動脈硬化,心臟病的可能性更大,全身健康狀況往往不太好,術後發生併發症的情況相對較多.
3), 針灸治療
本病的針刺治療多以震顫熄風為主,體針常用穴位為四神聰,風池,曲池,合谷,陽陵泉,太沖,太溪等,可隨證加減穴位,留針時間約30~50分鐘,療程以10~15天為佳.頭皮針多以舞蹈震顫控制區為主要的刺激區域,根據症狀可配合運動區,感覺區及其他頭部經穴.本病的療程較長,應避免穴位疲勞,必要時可以考慮2組處方交替使用.因本病較為頑固,臨床上常使用電針,常用頻率為100~180次/分不等,以連續波為主,有時可選擇疏密波.
通常認為,針刺治療帕金森氏病的機制關鍵在於以下幾個方面:①提高了腦內的多巴胺水準,並且有升高基底節區其它單胺類遞質的作用,可能與針刺對基底節殘存神經元的調節作用有關;②清除了神經損傷因素,針刺對帕金森氏病患者的抗氧化酶活性有提高效應,並能使病理性增高的脂質過氧化反應降低至正常水準,恢復平衡後的自由基清除系統能有效地清除自由基,使機體免受過量活性氧攻擊,減輕腦組織損傷,對帕金森氏病患者起到神經保護性治療作用;③減弱震顫肌電位的振幅,頻率,從而有效的改善帕金森氏病患者的震顫體征;④改善了病變腦組織的修復條件;有人觀察到針刺可一過性的改善大腦的供血狀況,並使這一效應持續.無論是針刺提高了抗自由基酶活性,還是提高大腦內的血流狀況,均有利於病變組織的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