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治療
問題 【傳染病科】 【歸檔】 03年09月24日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治療

問題描述 非酒精性脂肪肝可以是一個獨立的疾病,但更多見於全身性疾患在肝臟的病理過程。肥胖症、藥物和毒物中毒、營養不良、糖尿病、妊娠、肝炎病毒或其他病原體感染以及先天性代謝缺陷等都可引起非酒精性脂肪肝。 本病在組織學上有與酒精性肝病相類似的表現,肝活檢顯示從輕度的脂肪性肝炎至重度肝纖維化和肝硬化不同的組織學特徵。 非酒精脂肪性肝炎診斷一般依據Powell等建議的標準,即① 肝活檢標本顯示伴有炎症的中~重度大泡性脂肪變性,可伴或不伴有Mallory小體、纖維化或肝硬化;②無飲酒史或飲酒每週<40克,隨機檢測血乙醇結果為陰性;③血清學無乙型、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證據。 目前對非酒精脂肪性肝炎的治療仍以去除病因為主。在調整飲食和運動的同時,可適當選擇降血脂藥、護肝藥、抗氧化劑及一些中藥,並輔以對症治療。早期診斷、早期治療能有效地控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進一步發展,並可使病情逆轉。 雖然非酒精性脂肪肝通常認為是無痛性的良性病變,但其肝纖維化的發生率約高達25%,且約1.5%~8.0%的患者可進展為肝硬化。應引起臨床醫生的足夠重視。 本世紀70年代,Peters等首先提出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這一名詞,NASH指在無飲酒史的人群中發現的與酒精性肝炎的組織學相類似的病理表現。在臨床上,Ludwig等將NASH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前者主要與肥胖有關,後者則與很多危險因數,諸如糖尿病、空腸回腸短路手術、高脂血症、體重驟減、靜脈高能營養、藥物(如糖皮質激素、雌激素、一些抗心絞痛藥和抗心律失常藥)、毒物(如四氯化碳、白磷等)等有關。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臨床和實驗室表現見下表:----------------------------------------------------------------------年齡 常見於41~60歲之間,有時見於11~20歲之間性別 主要是女性相關的常見疾病 肥胖(69%~100%) 糖尿病(36%~75%) 高脂血症(20%~81%) 症狀 無症狀(48%~100%) 無明確的腹部不適 右季肋部疼痛 疲倦或不適 體征 肝腫大 少見慢性肝病或閘脈高壓的體征實驗室表現 血清ALT和AST升高2~3倍 血清AKP正常或輕度升高 血清白蛋白、凝血酶原時間、膽紅素正常 血清鐵蛋白可能升高---------------------------------------------------------------------- 組織學表現 與酒精性肝炎相類似的表現,包括肝細胞內脂肪堆積,炎性細胞浸潤,可見Mallory小體和不等程度的肝纖維化。但在程度上,與酒精性肝炎的病理表現不同,後者的肝細胞呈氣球樣變,有高頻率Mallory小體,細胞周圍纖維化明顯,有時可見融合的肝細胞缺失和中央區-中央區樣壞死,小葉結構塌陷。診斷 Powell等建議NASH診斷依據下列標準: ①肝活檢標本顯示伴有炎症的中~重度大泡性脂肪變性,可伴或不伴有Mallory小體﹑纖維化或肝硬化; ②無飲酒史或飲酒每週<40克,隨機檢測血乙醇或乙醇代謝的標誌物血清去唾液酸轉鐵蛋白(desialylated transferrin)應為陰性;③血清學無乙型、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證據。對此尚有不少爭議。治療方法 目前對NASH的治療仍以去除病因為主。在調整飲食的同時,可選擇適當的降血脂藥,並輔以對症治療。早期診斷,早期治療能有效地控制NASH的進一步發展,並可使病情逆轉。一.去除病因,治療原發病 去除引起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因素,控制原發病對NASH的防治至關重要。二.運動和飲食治療 由於肥胖是NASH相關疾病的最常見原因,因此,肥胖者應減重,可通過限制食物的攝取使體重下降,肝內脂肪消失,如合用促蛋白合成的同化激素及生長激素,可促進脂肪清除。然而,NASH肥胖症患者很少能獲得或保持持久的體重減少,而且體重減輕對肝病的影響並不完全一致。Eriksson等研究了3例超重50%~60%,且組織學有NASH特徵的患者,經體重減輕9%~28%後, 儘管患者仍然超過標準體重,所有患者生化值恢復正常, 2例組織學變化亦正常。飲食療法和鍛煉是減重的基礎。減少 7 700Kcal攝入可減少1Kg脂肪,按患者每天熱卡需要(約30~40Kal/Kg),可推算出每天須減少多少熱卡才能有一定的減重速率。每降低1%的體重可使血清ALT下降10%,減重10%可能使之複常。需注意的是,短期內減肥速度過快,易致脂肪性肝炎病變加重、電解質紊亂、高尿酸血症、酮症及體重反跳等不利影響。飲食原則上應攝取新鮮蔬菜、高蛋白和富含親脂性物質的膳食,以體重減輕10%~20%。應當認識到脂肪肝患者的飲食中仍要含適量的脂肪,並注意控制糖類的攝取。因為攝取不含脂肪食物時,機體仍可從糖類及氨基酸前身物質合成脂肪酸,而攝取過多的糖類又可增加胰島素分泌,促使糖轉化為脂肪。此外還應依不同病因、不同病情確定飲食構成。如有糖尿病和高脂血症者,飲食應含低膽固醇和高維生素,脂肪宜用植物油。 對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引起的脂肪肝性肝炎患者可在醫生指導下完成中等量的運動,即最大強度的50%前後,心率達到一定標準(20~30歲130次 /min,40~50歲120次/min,60~70歲110次/min),每次持續10~30分鐘,每週3次以上。對肥胖者運動療法比單純節食減肥更重要,其原因為運動減肥去除的主要是腹部內臟脂肪,伴甘油三酯、LDL-膽固醇下降及HDL-膽固醇升高,葡萄糖耐量改善以及血壓下降。每天鍛煉熱能消耗300Kcal ,4個月可減重4.5Kg。三.藥物治療 藥物輔助治療要合理。脂蛋白代謝紊亂涉及多因素、多環節,不僅反映在血循環水準,也反映在組織、細胞及分子水準。特別在注意到脂質過氧化與炎症及纖維化關係後,人們力圖尋找藥物干預,遺憾的是迄今臨床上尚無滿意的藥物。1 降脂性藥物 有爭議,許多降血脂藥可能趨使血脂更集中於肝臟進行代謝,反而使脂質貯積並損害肝功能。 (1)膽鹼、L-肉堿和蛋氨酸: 僅適用於相關的營養不良性脂肪肝性肝炎。膽鹼參與甲基轉換,肉堿促進脂肪酸氧化及膜修復;肝細胞受損傷時,由於內源性合成不足或機體需求增加,可能會導致機體L-肉堿營養缺乏。蛋氨酸在體內提供甲基合成膽鹼,影響機體的磷脂代謝。但近來研究認為,此類藥物可能僅適用於惡性營養不良和長期接受靜脈高能營養所致的NASH,但有誘發肝性腦病的危險。 (2)消膽胺:它為非吸收性陰離子交換樹脂,在腸內與膽酸鈉結合而形成非溶解複合物,促進膽固醇向膽汁酸轉化,增加膽固醇的排泄,可降低血清低密度脂蛋白和膽固醇。口服4g/d。 (3)煙酸:煙酸可減少脂肪組織釋放游離脂肪酸,減少內源性甘油三酯生成,抑制VLDL的釋放,減少LDL和膽固醇合成,並可減低HDL的分解,大劑量可降低血清LDL和VLDL,甘油三酯和膽固醇。但此藥用量較大,副作用也較大,口服0.5~3g/d。 (4)肌醇: 肌醇為磷脂的組成部分,它與脂肪酸、磷酸等結合形成肌醇磷脂而起去脂作用,並與膽固醇代謝有關。 (5) 必降脂、樂脂平等: 可抑制VLDL、LDL的合成,並可促進LDL的降解,降低血清甘油三酯、膽固醇、VLDL、LDL,並有升高HDL的作用。但種類繁多的去脂性藥物大多療效尚不十分確切,且副反應較大,如應用不當反可加劇肝內脂肪沉積,甚至導致患者肝功能不全或惡化。有報導普伐他丁可顯著降低高脂飲食性高脂血症和脂肪肝家兔的血脂水準,肝內脂肪沉積亦有所改善。 (6) 彈性酶:該藥能降低血中膽固醇,促進膽固醇轉化為膽酸,加速膽汁排泄,阻止膽固醇在肝內沉積。 (7) 熊去氧膽酸:有類似膽固醇樹脂消膽胺的作用,可降低血脂,並可穩定肝細胞膜和抑制單核細胞產生細胞因數。有報告稱,對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具降低ALT、AKP、GGT水準以及使脂肪肝程度減輕之功效。2 護肝抗氧化劑等藥物 (1) 多價不飽和卵磷脂:為肝竇內皮和肝細胞膜穩定劑,可降低脂質過氧化,減少肝細胞
網友回答
2016年11月24日 15:50

你好,脂肪肝是指脂肪在肝內的過度蓄積,一旦患了脂肪肝,找出病因,有的放矢採取措施。如長期大量飲酒者應戒酒。營養過剩、肥胖者應嚴格控制飲食,使體能恢復正常。建議服用葵花護肝片,降脂保肝,改善肝功能,有效促進肝細胞脂質代謝,是臨床應用較好的藥物。調整飲食結構,提倡高蛋白質、高維生素、低糖、低脂肪飲食。

2014年04月28日 22:10

一般的藥物主要是降脂藥,噻唑烷二酮類藥物,保肝藥物等等,雖然藥物在治療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中能夠發揮一定的作用,但單依靠藥物治療是解決不了問題的。必須要結合調整飲食結構,減肥,積極控制血脂等等

2013年12月19日 11:43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指除外酒精和其他明確的損肝因素所致的,以彌漫性肝細胞大泡性脂肪變為主要特徵的I陸床病理綜合征,包括單純性脂肪肝以及由其演變的脂肪性肝炎(NASH)和肝硬化。

2012年12月06日 15:22

非酒精性脂肪肝肝炎的治療首先應調整飲食結構,減少脂肪類、高糖類和高膽固醇食物的攝入。酒精肝患者首先應戒酒,並嚴格按照醫囑治療方案用藥。脂肪肝和酒精肝患者可適時使用中藥五味子的體恒健養肝片等進行保肝治療,保護肝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