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氣血不足,濕熱,肝鬱脾虛,腎陽虛,腎陰虛
問題 【骨科】 【歸檔】 10年10月17日

氣血不足,濕熱,肝鬱脾虛,腎陽虛,腎陰虛

問題描述 提問者年齡:42
提問者性別:女
詳情描述:
舌苔白膩,食後腹脹, 從早到晚吐氣,疲乏,睡眠淺而多夢,清晨4-5點腹痛醒來,再無法入睡, 起床後視物模糊,易生氣,發火,便少,月經量少。 肩頸痛,頸椎突出已2年,一直針灸治療,自從夏天休假時下了海水,肩頸痛加重。 42 歲,雌激素下降,已很低,有更年期症狀。
治療情況與效果:
針灸, 效果短暫,每星期治療一次。
服萊菔子一劑(10G), 腹脹減輕,舌苔變得不白膩。試過保和丸,對腹脹無效。
服舒肝丸3星期後,月經量正常。
艾灸1個月後,大便細而少, 但不散。
服中藥方劑針對氣血不足,濕熱,肝鬱脾虛,腎陽虛,腎陰虛,服三劑後感到心悸, 停藥。
補充說明:
現同服歸脾丸,加味逍遙丸,香砂六君丸,是否對症氣血不足,濕熱,肝鬱脾虛,腎陽虛,腎陰虛而下藥? 如有更好藥物, 請指教。
網友回答
2010年10月17日 00:00

主要是腹氣不暢。吃的藥太多不是好事情。吃中藥的效果不是累加的,而是找到關鍵點對症治療。方子:柴胡12黃芩3黨參9枳實6白芍6清半夏6大棗3個掰開生薑3片切細大黃3單位都是克,抓三付。先泡一小時,開鍋後20分鐘。一天三次,飯前飯後都行,離吃飯時一小時就行。趁熱喝,只要熬一遍,一天一付。喝了好了就不要喝剩下的了,不要多抓。服藥後會少有點便細。腹氣通暢後再言補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