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急性腸系膜上動脈梗死

急性腸系膜上動脈梗死

問題描述 什麼是急性腸系膜上動脈梗死?有哪些症狀?得了急性腸系膜上動脈梗死吃什麼好,同時又不能吃什麼呢?
網友回答
2000年01月01日 00:00

一般治療包括禁食、胃腸減壓、靜脈補液、維持水和電解質平衡。休克病人應予以及時糾正。輸血,應用廣譜抗生素有利於減少腸缺血並減輕內毒素血症。積極治療原發病,如糾正心律失常。充血性心力衰竭。飲食上應食含有豐富蛋白質類等食品,如瘦肉、牛肉、蘑菇、大棗、芝麻。另外,虛證防治食品還有木耳、山藥、香菜、韭菜、茄子、芡實、菱、藕、茴香、荔枝、雞、羊肉、無花果等。

2000年01月01日 00:00

急性腸系膜上動脈梗死的原因多為心源性栓子脫落阻塞動脈,或動脈硬化繼發血栓阻塞管腔,最終導致相應組織梗死,其嚴重程度取決於動脈基礎病變、梗死的快慢、程度和側支迴圈等情況。一、症狀 腹痛是最常見的症狀,常為突發的彌漫性臍周疼痛,病人表情可極為痛苦,止痛藥往往無效。可伴有嘔吐、腹瀉(往往為血性腹瀉)、呼吸困難和意識模糊。如同時伴有便意頻繁,則是急性梗死性腸系膜缺血的典型症狀,而非梗死性缺血很少有便意或急性排便。疾病早期腹部體征與症狀明顯不符合,腹肌無緊張,壓痛也不明顯,腸鳴音可以正常或亢進,但隨著缺血的加重,腹脹明顯腸鳴音減弱,出現肌緊張,壓痛和反跳痛,以漿膜炎和穿孔性腹膜炎為其特徵。可伴有發熱,心動過速,低血壓,白細胞增高和核左移;血清或腹腔液中磷酸鹽升高,尿中磷酸鹽排出增多。常提示有嚴重的腸壁損傷,晚期可有酸中毒。腸系膜上動脈栓塞的臨床表現因栓塞的部位、程度和側支迴圈狀況而異 .提出急性劇烈腹痛、器質性心臟病和強烈的胃腸道排空症狀(噁心、嘔吐或腹瀉)為急性腸系膜上動脈栓塞的三聯征。腹痛是最常見的症狀,常以突發臍周絞痛開始,可伴有心率增快,腸鳴音早期可亢進,隨腸缺血、腸道壞死程度加重,腸鳴減弱,腹痛加重,同時出現嘔吐、腹脹、排出黏液血便、發熱及腹膜炎表現,最後出現腸鳴音消失,脫水和休克,提示病變已不可逆。急性腸系膜上動脈血栓形成是指該動脈本身有一定病變基礎,在一定誘因下形成血栓。主要的病變基礎為動脈硬化,其他尚有主動脈瘤,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結節性動脈周圍炎和風濕性血管炎等。低血容量或心排血量突然降低、脫水、心律不齊、血管收縮藥或過量利尿藥為常見的誘因。腸系膜上動脈血栓形成好發於動脈開口部,並常涉及整個腸系膜上動脈,因此病變可涉及全部小腸和右半結腸。如血栓形成較局限,則梗死範圍較小。由於發病前腸系膜上動脈已有病變,因此發病後腹痛的劇烈程度常不如腸系膜上動脈栓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