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性震顫
震顫可以是生理性的,功能性的,亦可為病理性的.老年性震顫為功能性震顫.病理性震顫見於帕金森症候群的靜止性震顫等;小腦病變可出現姿勢性震顫或合併意向性震顫;撲翼樣震顫見於肝性腦病;甲狀腺功能亢進可出現姿勢性震顫等.帕金森症候群:原發性病因未明者稱為帕金森病,繼發性可繼發於感染,藥物,中毒,動脈硬化和外傷等稱為帕金森綜合征.臨床可出現靜止性震顫,安靜是出現,睡眠時消失,比較有節律;並有不同程度的肌強直,運動遲緩,姿勢步態的異常.帕金森病在沒有影響日常生活自理的情況下無特殊治療,應鼓勵患者進行適度的活動和體育鍛煉,若影響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則需藥物治療.但藥物治療只能改善症狀,不能阻止病情發展,需要終身服藥.抗膽鹼能藥對震顫和強直有效,對運動遲緩療效較差,適於震顫突出且年齡較輕者,常用的有安坦(1~2mg口服,3次/天).金剛烷胺可輕度改善PD所有症狀,可單獨或與抗膽鹼能藥合用,適於早期輕症患者.複方左旋多巴是治療帕金森最有效的藥物或金指標,應盡可能推遲用藥時間,應用小劑量,最後與DA受體激動劑合用.並可輔以康復治療.帕金森綜合征除予以帕金森症狀治療外還需積極治療原發病.甲狀腺功能亢進及肝性腦病原發病得到控制後震顫症狀會自行緩解,可不予特殊治療.
目前,最有效的最安全的治療方法是腦深部刺激術DBS手術,即安裝腦起搏器.費用大約10萬元左右.費用很高,但是很有效安全.目前西醫仍然只能採用對症治療措施,用心得安降低交感神經的興奮性;用各種鎮靜劑抑制中樞神經系統的興奮性。藥物對症治療,可以暫時減輕症狀,但不能阻止本病持續進展,且有較多的副作用。因此,西醫對特發性震顫缺乏治本之策。 特發性震顫雖沒有帕金森氏病病情複雜,但都是神經細胞的破壞,治療難度不相上下,也需要一個較長的治療過程,才能阻止和逆轉病理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