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怎麼樣預防肺結核病
問題 【結核病】 【歸檔】 16年04月10日

怎麼樣預防肺結核病

問題描述 網友性別:男
網友年齡:22歲
詳情描述:
大四的學生,最近我們學校又查出有得肺結核病的,也太恐怖了,為什麼會得這種病?怎麼樣預防?得病的前期症狀是什麼?
網友回答
2016年04月10日 00:00

結核病是一種慢性傳染病,也是一種全身性疾病,人體各個器官都可以患結核病,但在人體中患結核病較多的臟器有肺、腎、肝、胃、腦、腸、膀胱、皮膚、睾丸、骨等等,最常見的是肺結核,由於人體抵抗力的不同,細菌毒力的大小,以及發現肺結核後的治療上的差別,肺結核可以有多種臨床類型,各種臨床類型在病人身上反映的症狀是有差別的,但不管怎樣,肺結核的症狀,在所有的病人身上的表現還是有共同的方面,下面,我們著重討論一下肺部感染結核以後所發生的常見症狀, 全身症狀,總的說來肺結核是一慢性傳染性疾病,起始時因症狀輕微患者自覺無不適,一般不引起注意,只有在病情發展進展時才出現症狀,有的人抵抗力很差,感染結核菌的菌量大,毒力強,那麼症狀會非常明顯,全身不適,發熱,乏力,易疲勞,心煩意亂,食欲差,時間長了體重還會下降,女同志有時還會使月經不正常, 1、發熱,發熱是很多疾病都可以出現的常見症狀之一,肺結核病也不例外,但肺結核病的發熱,還是有其特點的:⑴長期低熱,一般午後和傍晚出現,所謂低熱,也就是在38℃以下,清晨可以恢復到正常體溫,而且很多病人可以全然不知道自己在發熱,有的病人可以出現厭倦和不適;⑵體溫可以不穩定,在工作時可以自覺發熱和疲勞,稍作休息體溫還不能恢復正常;⑶在病情惡化進展時,發熱明顯,特別在肺部有其他細菌感染的情況下,可以發生高熱,有時可在39℃~40℃,身體抵抗力極度低下時結核菌可能全身播散,這時會發生持續的寒戰、高熱現象;⑷女同志在月經前後可以通過血流發熱,而患了肺結核時,在月經乾淨以後發熱也不立即恢復正常, 2、盜汗,所謂盜汗,即病人在入睡或睡醒時全身出汗,一般發生在體質虛弱的孩子(有時正常的小孩也可能有此現象),肺部病變較重的患者盜汗現象就較多出現,嚴重的時候衣服被子都可以濕透,而且患者自覺竭度疲勞和虛弱, 以上我們談的是全身症狀,即所謂感染結核以後的全身中毒症狀,下面,我們談談肺結核的局部症狀, 1、咳嗽,是肺結核的最多見的局部症狀,早期咳嗽可以很輕,常呈單聲咳,也就是我們俗話說半聲咳,無痰乾咳,影響工作生活的程度不明顯,當病變進展時,咳嗽可以加重;伴發支氣管內膜結核時,咳嗽可以加劇,有時可發生嗆咳,對久病不愈的病人,如發生支氣管移位,氣管因病灶粘連被牽拉,或被周圍淋巴結壓迫使支氣管變形時,可以因通氣不暢而發生刺激性咳嗽,這種咳嗽猶如吃嗆食物而發生的嗆咳,甚至呼吸困難, 2、咳痰,起病初期咳痰不明顯,或者有少量的白色粘液痰,但在病變擴大甚至肺部有空洞時痰量就會增加,在有其他致病菌感染時,痰量也會增多,且可出現黃膿痰,而且還可伴隨全身症狀出現發熱寒戰等現象, 3、胸痛,胸痛也是肺結核病的主要局部症狀,但一般必須病變波及胸膜特別是波及壁層胸膜,時可以出現胸痛,壁層胸膜即前面胸廓與肺臟的結核圖2、3中所示即為壁層胸膜,有時出現不定部位的隱痛,這是由於神經反射作用所致,在肺呼吸運動時不受影響,如果部位固定有刺痛,並隨呼吸及咳嗽時加重,這就說明炎症刺激胸膜所致,有的病人常感覺肩部或上腹部痛,這很可能是炎症刺激了橫膈膜通過神經反射所致, 4、咯血,我們經常發現好多病人事先並不知道他患有肺結核,平時有些咳嗽也不在乎,發熱也不覺得,但咳嗽時發現痰中有血絲,血塊,甚至滿口血,才到醫院看醫生,經檢查發現肺部已經有較多的病灶,甚至個別的還有了空洞,出現咯血的病人大約占整個病患者的1/3多一些,咯血,不是任何病人都可以出現的,血是從血管裡出來的,所以,必定要病變影響到血管壁的通透性或直接損傷血管時,才會出現,出血量的多少就要視損傷血管的程度而定了,我們認為肺部病灶的多少,並不與出血的多少成正比例關係,有的病人病灶很小但是損傷了血管,那麼,就可以出血,相反,病灶很多,但不損傷血管可以出血不多或者不出血,當然病灶多,損傷血管的機會就多,出血機會就多, 5、其他,肺臟的結構前面已經較詳細的介紹過了,正因為肺的代償功能很大,儲備的潛能很大,所以輕度的病變不會引起肺呼吸功能的障礙,肺是我們人體與自然環境進行氧交換的主要器官,而氧交換主要靠肺組織中的肺泡組織來完成,肺結核病變首先是從肺泡開始,當病變廣泛,大量肺泡組織被破壞氧交換受阻時,機體缺氧就會發生呼吸困難,甚至全身處於缺氧狀態,嘴唇紫紺(舌尖發紫可以先出現),長期慢性缺氧,會使手指末節指骨呈鼓錘樣改變,我們稱謂杵狀指,由於全身缺氧機體所有器官組織功能都將會有不同程度的改變,如:消化系統缺氧就會發生消化不良,營養不良,腦缺氧就會發生嗜睡甚至昏迷,心臟缺氧就會發生心絞痛等等,

2016年04月10日 00:00

一.兒童應按時接種卡介苗.接種後可增加免疫能力,能避免被結核桿菌感染而患病.
二.肺結核的主要傳播途徑是飛沫傳染.開放性肺結核病人在咳嗽,噴嚏,大聲談笑時噴射出帶菌的飛沫而傳染給健康人.病人如隨地吐痰,待痰液乾燥後痰菌隨灰塵在空氣中飛播而傳染.凡痰中找到結核桿菌的病人外出應戴口罩,不要對著別人面部講話,不可隨地吐痰,應吐在手帕或廢紙內,集中消毒或用火焚燒滅菌.痰液可用5~12%的來蘇溶液浸泡2~12小時消毒.病人應養成分食制習慣,與病人共餐或食入被結核桿菌污染的食物可引起消化道感染.
三.痰菌陽性病人應隔離.若家庭隔離,病人居室應獨住,飲食,食具,器皿均應分開.被褥,衣服等可在陽光下曝曬2小時消毒,食具等煮沸1分鐘即能殺滅結核桿菌.
居室應保持空氣流通,陽光充足,每日應打開門窗3次,每次20~30分鐘.一般在痰菌陰性時,可取消隔離.
四.對肺結核應有正確的認識,目前肺結核有特效藥物治療,療效十分滿意.肺結核不再是不治之症了.應有樂觀精神和積極態度,做到堅持按時按量服藥,完成規定的療程,否則容易復發.
五.可選擇氣功,保健功,太極拳等項目進行鍛煉,能使機體的生理機能恢復正常,
逐漸恢復健康,增強抗病能力.平時注意防寒保暖,節制房事.
六.飲食以高蛋白,糖類,維生素類為主,宜食新鮮蔬菜,水果及豆類.應戒煙禁酒.
近年來研究證明,吸煙會使抗癆藥物的血濃度降低,對治療肺結核不利,又能增加支氣管痰液的分泌,使咳嗽加劇,結核病兆擴散,加重潮熱,咯血,盜汗等症狀.飲酒能增加抗癆藥物對肝臟的毒性作用,導致藥物性肝炎,又能使機體血管擴張,容易產生咯血症狀.
七:預防常識:
進入90年代後,本來已經得到控制的肺結核病,又在世界範圍內出現廣泛流行趨勢.人們對結核病的鬥爭進入了新時期.有一定抗藥性的結核菌,治療更為困難,故而對肺結核的預防十分重要.當你有原因不明的低燒,消瘦,乏力,咳嗽,盜汗,又沒有查到其他病因,應迅速到醫院查檢,確診.在專科醫生指導下規律,全程用藥,療程不得短于半年,患者要有足夠的耐心.休息,充分營養,適當戶外活動,增強全身抵抗力,仍是戰勝疾病的重要條件.病人在排菌期間應適當隔離,保護家庭成員和集體人群的健康十分重要,特別是保護兒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