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先天性髖關節脫位恢復
問題 【骨科】 【歸檔】 15年12月20日

先天性髖關節脫位恢復

問題描述 我們家小孩髖關節左側發育延遲,活動後呈半脫位表現,右側α61?,β53,醫生建議上支架,不上自己是否能長好,請問嬰兒髖關節發育延遲怎麼辦好呢?
網友回答
2015年12月20日 14:14

先天性髖關節脫位恢復建議你不要做劇烈運動,避免髖關節的過多負重就可以。這種髖關節發育不良的情況很多,如果沒有髖關節的活動以及疼痛症狀,你是不用過多擔心的。先天性髖關節發育不良是導致先天性髖關節脫位的主要原因。主要是需要注意避免劇烈活動及下蹲動作。先天性髖關節發育不良劇烈活動後可以導致髖關節滑膜炎滑膜積液,髖關節積液壓力過大導致股骨頭血液迴圈受阻,可以造成股骨頭壞死可能。

2015年12月20日 14:14

先天性髖關節脫位恢復先天性髖關節脫位是小兒比較最常見的先天性畸形之一,以後脫位為多見,出生時即已存在,病變累及髖臼、肌骨頭、關節囊、韌帶和附近的肌肉,導致關節鬆弛,半脫位或脫位。有時可合併有其它畸形,如先天性斜頸、腦積水、腦脊膜膨出,其它關節先天性脫位或攣縮等。臨床表現病因學先天性髖關節脫位的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明確。當然,多發性畸形附有髖關節脫位應屬於先天性畸形。總的說來,近年來大多數學者認為病因並不是單一的。

2015年12月20日 14:14

先天性髖關節脫位恢復這說是說有許多因素參加才會引起此症的產生。(一)遺傳因素無可否認的事實說明此症有明顯的家族史,尤其在雙胎嬰兒中更為明顯,有此症之患者家族中其發病率可以高達20~30%,而且姐妹中更為多見。同樣的疾病在姐妹中可以出現髖脫位半脫位與發育不良三種類型,倘若不進行詳細的,早期的檢查與X線片診斷,除第一類之外,後兩類往往可以遺漏而到達7、8歲時髖關節已完全正常。(二)韌帶鬆弛因素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報告證明關節韌帶鬆弛是一個重要因素。

2015年12月20日 14:14

先天性髖關節脫位恢復在動物實驗中Smith將小狗的關節囊,圓韌帶切除後,產生髖脫位現象的百分比很高,臨床上Andren指出X線片中恥骨聯合的分離在髖脫位病例中為正常嬰兒的兩倍,他認為這是母體在生產過程中需要大量的內分泌使韌帶鬆弛,超量的內分泌變化是引起髖脫位一個重要的因素。同時,Andren、Borglin在新兒髖脫位病例3天以內發現尿中雌酮(Estrone)雌二醇17β(Estradil)排出量與正常嬰兒比較有變化。但是Thieme利用16個病嬰兒與19個正常嬰兒比較,逐月測量時,經統計學處理發現沒有區別。

2015年12月20日 14:14

先天性髖關節脫位恢復因此,內分泌變化引起韌帶鬆弛學說尚不能成立。(三)體位與機械因素髖脫位病例中臀位元產有人報導高達16~30%之多,正常生育中臀位產僅占3%,Wikinson(1963)將幼兒髖關節固定于屈曲、外旋、膝關節伸直,並給予雌激素和黃體酮。可出現髖關節脫位畸位。出生後的體位亦有人認為是引起此病的一個因素。如在瑞典和美洲印地安人的發病率高的原因是由於嬰兒應用繈褓位有關。病理改變先天性髖關節脫位的病理變化包括骨質變化及周圍軟組織改變兩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