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心律不齊吃什麼好 多吃穀類和魚

導讀:心律不齊吃什麼好?心律不齊的患者在飲食中攝入大量蔬菜水果是至關重要的。在營養上,充足的維生素C、鉀離子、CoQ10、鎂離子、適量的碘和複合維生素B攝取對心律不齊的預防和矯正都起到很大的作用。那麼,心律不齊吃什麼好呢?下面四季養聲生網小編為您介紹,心律不齊吃什麼好。

心律不齊吃什麼好:

多吃穀類:

研究指出,男性每天應攝入329毫克鎂,而女性則是207毫克。含鎂量最豐富的食物是豆類、堅果類和未經碾磨的穀物類食物;香蕉和紫菜也是良好的食物來源;此外,含鎂豐富的食物還有小米、辣椒幹、幹蘑菇、冬菇、番茄、海帶、蘋果、楊桃、桂圓、花生、核桃仁、芝麻醬等。

一項研究已經表明,鎂用於治療某些類型的心律不齊時,能夠挽救很多患者的生命。專家建議,有心律不齊狀況的患者,可以向醫生諮詢自己是否應該服用補充鎂的藥物;開始服用補充鎂的藥物後,也要注意定期檢查血液中鎂和鉀的含量。

心律不齊患者服用礦物質補充藥物時,必須有醫生的監護和指導。每個人需要補充的具體劑量,取決於各自血液檢查的結果。有心律不齊現象的人,應密切注意血液中的礦物質含量。腎臟疾病患者在服用補充鎂的藥物時,必須先向醫生進行諮詢。

多吃魚:

當向心臟流動的血液受到堵塞時,最容易引發心律不齊,這也正是導致心臟病發作的原因之一。一項動物研究實驗已經表明,日常膳食中攝入大量魚油(Ω-3脂肪酸),有助於預防可導致心臟病發作的嚴重心律不齊問題。

醫生建議,在一星期內的1~3餐中,用鮭魚和鯖魚代替牛肉、雞肉和乳製品,可減少膳食中飽和脂肪的攝入量;同時,增加了Ω-3脂肪酸的攝入量。如果想服用一些含有魚油的補充藥物,應先向醫生諮詢具體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