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足骨結構圖

足的結構足的結構大概分成三個一部分,也就是前腳部、中腳部、后腳部,要留意的是這三個一部分的結構及功能都不一樣。

足的結構足的結構大概分成三個一部分,也就是前腳部、中腳部、后腳部,要留意的是這三個一部分的結構及功能都不一樣。足骨包含跗骨7塊,跖骨5塊,趾骨14塊。共26塊。

⑴跗骨

tarsus歸屬于短骨,坐落于足骨的近邊側,等于手的腕骨,共7塊。可分成三列,即近側列疊起的距骨和踝關節骨折,正中間列的舟骨,遠側列的第1~3楔骨和骰骨。

血壓距骨

距骨talus坐落于踝關節骨折的上邊,可分成頭、頸、體三部。前側為距骨骼,前邊有關節面與舟骨相連。頭后稍細一部分為距骨頸。頸后很大的一部分為距骨體,體上邊及兩邊面的上份均為關節面,稱之為距骨滑輪,前寬后窄,與踝關節下關節面及內、外膝關節面組成膝關節。體和頭的下邊,有前、中、后3個關節面,各自與踝關節骨折上邊的相對的骨節臉相骨節。

血液踝關節骨折

踝關節骨折calcaneus坐落于距骨的正下方,前端開發為一鞍狀關節面,與骰骨有關節,后側彭大,稱為跟包塊。上邊的前分有前、中、后三個關節面,與距骨下邊相對的關節面組成骨節。內側邊的前上端有一凸起,支撐點上邊的距骨,名載距突。

補充舟骨

舟骨navicular bone呈舟狀,坐落于距骨骼與三塊楔骨中間。舟骨的后邊凹痕接距骨骼,前邊隆凸與三塊楔骨有關節。內側邊的突起為舟骨粗隆。

負重骰骨

骰骨cuboid bone呈立方形,坐落于踝關節骨折與第4、5跖骨底中間,內側邊接第3楔骨及舟骨。

足月楔骨

楔骨cuneiform bones共3塊其序數自拇趾側數起,由內向型外各自稱之為第1、2、3楔骨,往前各自與第1、2、3跖骨底有關節。

⑵跖骨

metatarsus為中小型小骨,坐落于足骨的正中間部,共5塊,其樣子大概與掌骨非常,但比掌骨長而粗大。其序數自拇趾側數起。每一跖骨都分成底、體和短頭三部,第1、2、3跖骨底各自與第1、2、3楔骨有關節,第4、5跖骨底與骰骨有關節。短頭與第1節(近節)趾骨底有關節。第5跖骨底向后外外伸的骨突,稱為第5跖骨粗隆。

⑶趾骨

phalanges of the foot共14塊,樣子和排序與指骨類似,歸屬于長骨,但都較簡短。趾骨除第1趾骨為二節外余均為三節,各節趾骨也大致分成底體頭三一部分,按解剖學部位分成近節趾骨、中節趾骨和遠節趾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