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蛋黃是膽固醇的剋星

隨著對健康意識的不斷提高,很多人都開始在市面上尋覓那些保健品,尤其是老人們更是容易被忽悠,親信別人的推薦,相信各種能降低血脂、血壓的保健品,其實經過科學研究,日常中的常用食品雞蛋就能幫助老人降低身體裡的膽固醇,聽上去很讓人驚訝,大家固有觀念中,蛋黃是膽固醇最高的食物,現在怎麼說它還能降低血脂呢?

科學家近年研究發現,蛋黃中除含膽固醇外,卵磷脂含量也很豐富。卵磷脂是一種很強的乳化劑,能使膽固醇和脂肪顆粒變小,並保持懸浮狀態,有利於脂類透過血管壁,為組織所利用,從而使血液中的膽固醇減少。美國營養學家從雞蛋中提取卵磷脂,讓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每天食用,3個月後,患者血清膽固醇含量顯著下降;用以治療動脈粥樣硬化,也收到意外療效。這說明雞蛋裡的卵磷脂對高膽固醇有治療作用。

膽固醇與蛋白質結合在一起,會形成一種“脂蛋白”。這種“脂蛋白”按其顆粒大小分為極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前兩種可沉積在血管壁,而後一種卻有清除血管壁上的膽固醇的作用。這樣,雞蛋裡的成分可以相互制約,互相抵消。雞蛋對人體的營養貢獻可以說“功大於過”。

動脈粥樣硬化病人血中膽固醇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與飲食不平衡、缺乏某種營養有關,並非就是因吃蛋黃所致。而且長期不進食含膽固醇食品,也會造成營養缺乏。

此外,雞蛋中的卵磷脂,經人體消化吸收後,還能釋放乙醯膽鹼。乙醯膽鹼是神經細胞中傳遞資訊中的一種化學物質,它在腦中含量越多,對增進記憶力也越有裨益,並可避免60歲以上老年人常患的記憶衰退癥。同時,對各種年齡的人,均有保持和增強記憶力的作用。

今天小編介紹的這些大家都記住了嗎。最後在提醒一下個為老年朋友,吃雞蛋雖有益處,但不是吃得越多越好,從需要量和消化功能考慮,老年人以每天吃1個蛋黃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