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宋美齡享壽百年 養生秘訣

宋美齡是中國近代史上帶有傳奇色彩的人物。她的人生跨越了三個世紀,2003年10月23日在其紐約曼哈頓的家中去世,享年106歲。一般女性年過40,皮膚開始變黑,嗓門變粗,腰圍增加,肚子凸起。然而,宋美齡60多歲時,仍然身材適中,體重始終保持50公斤左右。她的肌膚依然白淨,柔軟潤澤,光彩照人。她有哪些保養秘訣呢?

一、水果養顏 花瓣沐浴

1965年以後,宋美齡把她喜歡的巧克力奶糖請出了冰箱。官邸裡的醫官們為她想了一個替代巧克力的權宜之計:多吃水果以補充體內所必需的糖分。據悉,宋美齡最喜歡吃的水果是台南的西瓜。在夏季天氣炎熱的時候,宋美齡的房間裡幾乎每天都要擺放一兩個大西瓜,以便隨時食用。

獼猴桃也是宋美齡身邊必備的鮮果。她之所以喜愛獼猴桃,是因為這種亞熱帶水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官邸裡的醫生曾告訴她:“多吃獼猴桃的好處就在於它的果汁可以美容,並讓夫人的皮膚永遠保持白皙無皺的現狀。”

在宋美齡的冰箱裡,存貯較多的還有芒果。她認為這種熱帶水果內含的維生素A和維生素C較多,不但有利於美容,而且有助於消化。醫師姜必甯早年對記者談宋美齡的生活時說:“當蔣夫人向我請教有關芒果對人體的養生價值時,我告訴夫人說,芒果雖然有益於養顏,但不宜多用,因為吃多了容易造成腹瀉。”因此,宋美齡通常在便秘的時候,多服用芒果。

水蜜桃、荔枝和葡萄,也很受她的喜愛,只是銀杏和龍眼讓宋美齡敬而遠之,其中原因外界不得而知。

宋美齡在常吃水果藉以美容的同時,還喜歡直接以新鮮的花瓣洗臉或沐浴,因為這樣做可以使花的香氣在沐浴過程中彌漫她的全身。

二、熟人閒聊 平和心態

喜、怒、憂、思、悲、恐、驚七情太過,不利健康。精神狀態不佳,能使中樞神經傳導受阻,體內各器官系統生理功能失常,使呼吸、心率紊亂,身體無力,神經功能失調,內分泌紊亂,加速衰老。胸懷坦蕩,心情好,不為得失而悲喜,就會使人體氣血調和,心情開朗,精神振奮,延年益壽。

宋美齡同普通人一樣,有七情六欲,也有喜怒哀樂。然而,她的身世、學識、情趣和文化背景決定著她有很高的自控能力。每當碰到不愉快的事情時,她就找熟人聊天,說說心裡話,以疏泄心中的鬱悶。

例如:宋美齡與蔣經國面和心不和。蔣介石去世後,蔣經國怕宋美齡發展自己的勢力,就在自己任職後的幾天內,或是調離、或是放逐、或是冷凍了“夫人幫”的所有人馬。這使宋美齡失去了所有的權力。在事情剛發生時,宋美齡對蔣經國的做法大為惱火,她很想當面將蔣經國罵個狗血噴頭,但她忍住了。在宋美齡與外甥女孔令儀的閒聊中,她漸漸地淡忘了煩惱,心情也漸漸地平靜了下來。

每當有熟人來看她,並在她面前提起往事時,她便淡淡一笑,並引用《聖經》上的一句話,回答說:“我要打的仗已經打過,要走的路已經走過。權、名、利已成硝煙散去,讓我們忘記這一切吧!”

在宋美齡與自己身邊的工作人員晤談時,她總是主動地提到她的子孫兩代家屬中相繼去世的親人。但宋美齡不會自陷於深沉的悲戚中,她說:“曾經擁有過他們,我就滿足了。”

可以說,心態平和,對所有的事情容易想得開也是宋美齡能夠長命百歲的一個重要秘訣。唐代名醫孫思邈活了101歲(西元581—682年)。在他所撰寫的一篇《養生銘》中,就告誡人們對任何事情都不要大喜大悲,不要被七情六欲所累。他要人們達到一種“看得開,放得下”、“不為物累,不為情牽”的精神境界。孫思邈認為只有這樣才能使人健康長壽。

三、灌腸排毒 晨起咳嗽

宋美齡在多年的官邸生活中,不僅採用了許多中國宮廷中有益的養生手段,還使用了許多只有她才會享用的保健措施。比如,宋美齡經常要進行的灌腸。

臺灣地區作家王豐先生在他所著的《美麗與哀愁:一個真實的宋美齡》一書中,曾對此加以描述。書中寫道:“起初我也是滿懷好奇,可是,看過而且實際上協助宋美齡操作過幾次的人,才曉得這件工作其實相當簡單。在灌腸之前。先要準備好500CC的溫開水,放在灌腸器具的一個小袋子裡頭。這個小水袋通著一根細水管,水管的頭上接了一個肚管,由使用人把肚管通到肛門內部適當的位置,然後再由工作人員操作,把水袋中的溫水緩緩擠壓,讓溫水注入肛門內。一般情況下,溫水只要注入200CC左右,使用人的直腸部位就會因溫水注入的刺激而開始加速蠕動。在蠕動過程中,直腸內積存的大便將隨著溫水的流動激蕩慢慢排出。每天晚上睡覺前,就是宋美齡的灌腸時間,這是她數十年如一日的習慣。”

其實,宋美齡用這種方式通便,最初只是出於個人衛生的考慮。直至年長以後,她才逐漸意識到這種在女侍們看來有些奇怪的通便方式,更重要的意義在於人體的排毒。因為大便是含有毒菌最多的排泄物,一個人要想保持健康,就必須把含有毒菌的食物廢渣儘快排出體外。

進入更年期後,宋美齡更注重以其他方法進行排毒。比如,多飲白開水、多在室外行走,使積存在體內的有毒物質通過尿液和汗水排出去。

宋美齡還有一個良好的習慣:清晨起床後,通常要到室外呼吸新鮮空氣,然後面對官邸內的碧綠草坪多咳嗽幾聲。實際上,這也是一種有效的排毒方式。要知道,肺是人體內最容易被污染的器官。經過一夜的睡眠之後,肺部積存了大量的有害氣體和毒菌,如果在早上起床後有意識地咳嗽幾聲,就可以將這些有害物質清理出去。

四、少食多餐 飲食有度

宋美齡與蔣介石結婚時,她的身高是1.66米,體重是50公斤多一點,而她在60多歲時,仍然是身材適中,與以前相比沒有什麼變化。這與她在平日裡注意節制飲食是分不開的。宋美齡特別喜歡吃水果、生菜。她什麼水果都吃,但對油膩的食品則完全忌口。宋美齡在年輕時最喜歡吃甜食。但在她年紀大了以後,甜食也吃得少了。

宋美齡幾乎每天都稱體重,如果發現自己稍微重了些,就立刻改為每日只吃青菜沙拉,不再吃任何葷食了。如果她的體重恢復到標準重量時,也會吃一塊牛排。

宋美齡很注重飲食品質,少食多餐。雖然她比較喜歡吃一些較硬的食物,但總體上不會影響消化,每餐兩葷、兩素,每天必須就5次餐,每一次進餐也只吃五分飽,即使再喜歡吃的食物,也絕不貪食。

宋美齡的保健醫生們還極力建議她每天服用一碗燕麥粥,這主要是因為宋美齡1963年以來,患上了習慣性便秘,燕麥粥是醫治這種慢性疾病的最佳食品。宋美齡在堅持服用燕麥粥以後,發現這種食品不僅對治療便秘大有益處,還可以降低體內的膽固醇。

據說,宋美齡服用的燕麥,並非當地出產,而是蔣介石指示有關機構,用“外匯”到新加坡、泰國等東南亞國家和地區去購買,然後空運到臺北市。這些看起來便宜的燕麥片被運送到臺北的官邸後就相當昂貴了。當然,這筆開銷在蔣介石眼裡是微不足道的。

五、陶冶情志 潛心書畫

研習書畫必須精神集中,雜念盡除,心平氣和,神意安穩,意力並施,感情抒發,使全身血氣通暢,體內各部分機能都得到調整,大腦的神經系統獲得平衡,有效地促進血液迴圈和新陳代謝。

宋美齡在美國定居期間,一直堅持作畫。即使後來腿腳不便,只能幽居在紐約曼哈頓那幢高層樓房內的狹小空間裡時,宋美齡也沒有放棄自己的愛好。在她將近100歲的時候,握筆的手已變得不聽使喚。但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她還是堅持用毛筆寫大楷。

現在,人們可以看到宋美齡晚年練習毛筆字的字帖,那稚拙的筆劃仿佛是她孩提時代留下的墨蹟。然而,這些飽含滄桑的毛筆字,正生動地體現了宋美齡多年來堅持以書畫陶冶情操的頑強毅力。

宋美齡曾向朋友透露:“不斷繪畫,就是我的養生之道。因為我希望每一天都能過得充實。我不希望自己生活在寂寞裡。正是因為每天有事情做,這才填滿了我的生活。”

宋美齡與蔣介石結婚後,曾經把自己全部的生活樂趣集中在政治舞臺的角逐和周旋上。但隨著蔣介石在中國大陸的節節敗退,宋美齡在國際政壇上也逐漸失去了昔日的光彩。1975年蔣介石病歿後,宋美齡的政治活動空間變得更為狹小。在這種情況下,要想繼續生存下去,繼續保持健朗的身體和平和的心態,就必須尋找一種適合自己的養生療法,這就是宋美齡所鍾愛的繪畫和書法藝術。

宋美齡曾說過:“在飲食上,上帝會保佑我。而在健身上我不喜歡過多的運動,在這種時候我和繪畫結緣,也是上帝對我的恩典。我的繪畫技巧不是很好,特別是對山水畫我並不是很擅長,可是,愈是這樣我愈是想練習。每一天的練習都會對我的精神起到振奮的作用。因為畫畫可以讓我忘記許多人間的煩悶。繪畫也不會讓我大傷腦筋,它只能讓我的情緒變得更好,更加欣喜和快樂。即便是生活中有了什麼不快的事,我有了對繪畫的追求,也會讓我坦然面對世間的一切。久而久之,繪畫就形成了我個性修養的一部分,它會讓我的心態更好。”

毋庸置疑,宋美齡晚年已經把別人視若藝術追求的繪畫,當成了讓她心態平和、精神愉悅和充實的最佳方式。沒有任何功利性的繪畫,肯定會讓繪畫者的心理得到陶冶與平衡。這也許就是宋美齡退出政壇後潛心書畫的重要原動力之一。

六、堅持按摩 膚如凝脂

宋美齡始終保持冰肌玉膚,肌膚如大理石般光澤潔淨,原因之一就是她堅持天天按摩。每天午睡前或晚上臨睡前,兩名護士輪流為她按摩。一般是從眼睛、臉部到胸部、腹部再到下肢、腳背、腳心。這樣的全身按摩可以促進血液迴圈。

現代科學研究發現,按摩有多種功效:

(1)按摩穴位,可以刺激血液中的白血球、淋巴球等免疫細胞有所增加,從而提高人體免疫力。

(2)氧分和營養成分對構成體內組織的細胞進行新陳代謝來說是必需的。進行穴位按摩,能夠促進血液迴圈,為體內各組織提供更充分的氧分和營養成分,活躍新陳代謝。

(3)如果內臟等體內組織出現問題,就會給其周圍的血液迴圈帶來不良影響。通過按摩,各反射區的穴位能夠調節人體機能,從而使不適症狀消失,血液恢復正常迴圈。

七、忙於工作 充實生活

宋美齡的權力很大,錢也很多。可以說,無論什麼事都不需要她親自動手去做。但事實上,她每天都在進行著緊張而忙碌的工作。宋美齡除了擔任蔣介石的翻譯和幫蔣介石做一些處理電文的工作之外,她自己還擔任很多社會職務。因此,她每天從早晨睜開眼睛開始,就一直忙到晚上熄燈。

宋美齡認為,工作會使人年輕。她在日記中寫道:“工作,是半個生命,越忙越有精神。人要年輕、要健康就要積極地參加工作。反之,懶散是生命之敵,一懶生百病。要使生命之樹常綠,只有不斷地工作。不斷地工作才能防止智力衰退,保持身心健康。”

所以大家不要老是討厭上班喲,上班可以使你免於貧窮、無聊和懶惰,完成工作可以建立起社會認同和自我認同,對我們的身心健康實際上是非常重要的。

八、婚姻和睦 身心愉悅

經研究證明,夫妻之間是否恩愛對人的壽命影響很大。恩愛的夫妻生活可促使人體內相關的組織分泌出適量的激素、酶和乙醯膽鹼等物質。這些物質能把人體內各器官的功能調整到最佳狀態。這對人的身心健康是十分有益的。

反之,如果夫妻關係不和睦,使人鬱悶憂傷,就會使人體對一些激素、酶和乙醯膽鹼等物質的分泌出現紊亂,破壞其體內的生物化學平衡,從而影響人的壽命。

大家生活中應該也能觀察到,那些婚姻幸福美滿的人,氣色自然是很好的,較之離異、喪偶或整日爭吵者。

宋美齡與蔣介石的婚姻是否美滿,眾說紛紜。然而,對這件事最有發言權的是她本人和她的家人。宋慶齡曾說:宋美齡與蔣介石的結合,開始雙方是出於政治目的和個人目的,也談不上婚前是否有感情。但是婚後兩人能互相謙讓、互相關心和體貼。

事實上西安事變後,他們的感情十分融洽、和睦,幾乎密切到了形影不離的程度。每當蔣介石在工作中碰到什麼棘手的問題時,只要他同宋美齡商量,宋美齡總是替他出主意想辦法,幫他排憂解難。

當然,宋美齡與蔣介石有時也會為瑣事而爭吵。但他們雙方都能控制自己的情緒。有時他們中的一方爭吵,另一方就保持謙讓和沉默。他們從不記仇,吵過之後還能和好如初。

九、戒除煙癮 養生延年

在臺灣時期的宋美齡惟一的嗜好就是吸煙,蔣介石生前多次勸她戒煙,但都未戒成。蔣介石去世以後,她下定決心把吸了60多年的煙戒掉了。

吸煙無論對自己或身邊的人都會造成傷害,香煙中的尼古丁會逐漸破壞呼吸系統,並引起其他慢性疾病,而且尼古丁還會使血管收縮,令皮膚不能吸收足夠氧氣,更生能力立即下降,容易出現皺紋,膚色也會變得枯黃。不可否認的是,戒煙的確在延長壽命方面顯示出其效果。

十、虔誠信仰 精神寄託

《聖經》和祈禱成了她的必修課,對宗教信仰已成為她精神上的主要支柱。她是個忠實的基督教信徒。她身邊的侍從認為,她的長壽秘方雖然多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堅持長期的讀經禱告。我國古代養生術特別強調心情的寧靜愉快和排除雜念,即所謂恬靜虛無精神內守,宋美齡每天一大早跪在耶穌像前,等於是閉目養神,精神上完全放鬆。

在高度的安靜後,大腦會分泌一種“快樂物質”——腦啡呔,它具有很強的消除疲勞作用。腦電波穩定而有節律,能量消耗減少,心跳和呼吸頻率減慢,肌肉的緊張和氧消耗降低,微循環得到改善,腦血流量增加血壓下降,作為疲勞素中的乳酸鹽也明顯下降。

信仰是一服良藥。一個人的健康包括生理、心理方面,而這兩者是互相關連的。身體的狀況會影響心理情緒,情緒也會影響身體健康。信仰所帶來的平安、喜樂、愛心、自尊、盼望,會影響到內分泌系統,最終影響身體的抗病能力和恢復速度。

有研究表明,信仰任何一種主流宗教的人,不論男女,其平均壽命比其他人要長,他們的免疫系統功能也比其他人的好。心臟病發作的機會比一般人低50%,患肺氣腫的可能性比 一般人低56%,患肝硬化的幾率比一般人低74%,自殺率比一般人低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