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鵪鶉食療方法

第一點

味甘、性平,入大腸、心、肝、脾、肺、腎經;可補中益氣、清利濕熱;主治浮腫、肥胖型高血壓、糖尿病、貧血、胃病、肝大、肝硬化、腹水等多種疾病。

①用於脾胃虛弱、少食體倦。鵪鶉與黨參、山藥配伍,煮熟食用補脾益氣。

②用於脾虛水腫。鵪鶉肉與赤小豆、生薑同燉食。

③用於肝腎不足、腰膝酸軟。鵪鶉肉、枸杞、杜仲(布包)同燉,去布包,食肉飲湯。

④用於小兒疳積及虛弱者。鵪鶉加少許油、鹽蒸熟,早、晚各1次,連吃5天。

⑤用於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者。鵪鶉1只,黨參10克,懷山藥30克,共煮熟食之。

第二點

適宜營養不良、體虛乏力、貧血頭暈之人食用;適宜小兒疳積、腎炎浮腫、瀉痢之人食用;鵪鶉蛋適宜高血壓、血管硬化、結核病人、胃病、神經衰弱、支氣管哮喘、皮膚過敏者食用。

根據傳統經驗,鵪鶉忌與豬肝以及菌類食物一同食用。

第三點

《本草綱目》中說:“肉能補五臟,益中續氣,實筋骨,耐寒暑,消結熱”,“肉和小豆、生薑煮食,止泄痢、酥煮食,令人下焦肥。”適用於治療消化不良,身虛體弱、咳嗽哮喘、神經衰弱等症。治療神經衰弱或欲提高智力:可將鵪鶉肉與枸杞子、益智仁、遠志肉一起煎熬食用。治肺結核和肺虛久咳:可用沸水、冰糖適量,沖鵪鶉蛋花食用。治腎虛、腰痛、陽痿:可用鵪鶉蛋炒韭菜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