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春筍怎麼處理

文章導讀

春筍既是蔬菜又是藥材,它可以美容明目、健脾養肝、潤腸補鈣,縮短兒童出麻疹病期、還有助於減肥,所以素來有“素食之王”的美譽,蠶豆春筍可以軟化血管、春筍紅棗煲雞湯可以補血化痰,春筍炒香芹可以防治痔瘡、鎮靜安神。春筍雖好吃但是有一股苦澀的問道,那麼春筍怎麼處理比較好呢?

春筍怎麼處理要看春筍是毛筍還是竹筍,不同的筍類處理的方式也不相同,處理春筍最重要的兩步是剝皮和切絲,而這兩步即使看似簡單做起來也是有一定的學問的,那麼到底具體怎樣操作呢?

一、剝皮

毛筍,你可以一層一層的剝,但是會慢一點而且皮比較硬。一般是先將毛筍一切兩半(從根部的中心軸下刀,切到尖部的中心軸),兩半後,你能從切面中看到一層一層的筍衣,左手拿住根部,右手揪住切面的一側向下扯,一下子就能將所有筍衣剝下,然後用刀子將竹節和根部的硬皮和硬跟去掉,就整理好啦。

竹筍,因為比較細,而且筍衣也很嫩很少,所以不用切開,直接一層一層撥開就可以了。根部也要去硬皮哈。

二、切絲

做過筍的朋友,會有個體會,筍如果切絲的話,會掉渣滓,而且絲不容易切成條,很容易斷。而且直接炒的筍,有股很濃的澀味(毛筍的澀味更重,竹筍好一些)那麼怎麼處理這些問題呢?用水焯一下就全解決了。鍋中做熱水,水開後,將筍切成幾段,放到水裡焯,水開後再煮5分鐘,大概6成熟的樣子,就可以取出,變涼後就可以切絲了,經過處理的筍沒有澀味。

三、保存

經過焯熟的筍也比較好保存,筍塊涼幹後,放在乾淨的密封盒裡(密封盒最好用開水燙一下,晾乾),放冰箱冷藏,最起碼3天不會壞,據說可以保存10天,不過不建議這樣,有條件還是吃新鮮的更好。

焯過水的筍,省下的湯,可別倒掉,那是好東西啊,如果想喝素湯,這是絕好的原料。將筍湯熱一下,裡邊放點什麼都會很好吃。

想要做出美味的佳餚,春筍怎麼處理的環節固然重要,選擇春筍的環節也十分重要,挑選春筍時要挑選胖乎乎、白淨的。值得一提的是,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吃春筍,因為春筍中的草酸是難溶性物質,所以老人、兒童要少吃,結石患者、胃出血患者最好忌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