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驚!蟲眼蔬菜農藥殘留物比大棚蔬菜還多

菜市場的“蟲眼蔬菜”竟比大棚蔬菜還暢銷!很多人不知道這是為什麼?其實選擇“蟲眼蔬菜”的人,都有同一個想法:“蟲眼蔬菜”更加天然,因為蟲子吃了沒事兒的菜,肯定要健康一些;我看是這樣的想法很天然,環保專家就說了:蟲眼蔬菜農藥殘留物其實比大棚蔬菜還多,究竟是怎樣一個情況呢?一起來看看吧。

大棚蔬果香味菜農藥少

對於很多人來說,總覺得露地菜比大棚菜更天然、味道也更好。不過,在農藥殘留方面,大棚菜反而可能農藥殘留更少。

環保專家董金獅告訴記者,大棚裡種植的蔬菜水果,由於可以用防毒網等物理方法防治害蟲,因此打的農藥較少。與大棚菜相對的露地菜,雖然看上去好像更天然,但防治病蟲害的難度更大,因此需要用的農藥也更多。

葉類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不過,葉類菜也面臨病蟲害的問題。到底哪個季節的葉類菜農藥殘留相對較少呢?答案是冬季吃葉菜最安全。冬季和春秋季的葉菜類相對安全,因為蟲子少,幾乎不打農藥。夏季吃菜就要小心了,因為這時候不僅蟲子多,而且溫室大棚菜幾乎都已經收完,菜市場裡賣的,絕大多數都是露地菜,農藥殘留較多。

專家還提醒,有香味的菜多可較為放心的吃,如蒿子稈、茼蒿、香菜等本身就有一種很濃的香辛味,是天然的驅蟲劑,這類菜生蟲的概率相對較少,打農藥的概率自然也少了。

沸水焯燙可去農殘

高溫加熱也可以使農藥分解,比如烹調之前先用開水焯燙一下。

範志紅表示,用沸水焯蔬菜,確實是一個可以有效去除有機磷農藥的辦法,而且加熱本身對於有機磷農藥具有分解作用,因為烹調之後,有機磷農藥含量會大幅度下降。實驗證明,一些耐熱的蔬菜,如菜花、豆角、芹菜等,洗乾淨後再用開水燙幾分鐘,可以使農藥殘留下降30%。同時,焯菜還能有效去除草酸和亞硝酸鹽。

不過,範志紅表示,焯燙也存在營養流失的問題。實驗發現,隨著焯燙時間的延長,蔬菜中的維生素C、維生素B等水溶性維生素含量下降,酚類物質的含量也會下降。鉀是一種可溶性元素,它也隨著焯燙時間的延長而逐漸溶入水中,從而損失增大。而鎂元素也會有部分損失。

因此專家建議,焯燙雖然能有效去掉農藥和草酸,但同時也會損失很多營養和保健成分。是否要這麼做,看自己的選擇。如果選擇焯燙,一定要注意儘量縮短時間。

能削皮的儘量削皮

蔬菜瓜果表皮上的農藥殘留一般都要高於內部組織,因此,削皮是一種較好的去除殘留農藥的方法。這個方法可用於蘋果、梨、獼猴桃、黃瓜、胡蘿蔔、冬瓜、南瓜、西葫蘆、茄子、蘿蔔等。需要注意的是,勿將去皮蔬菜瓜果混放,以免造成二次污染。

另外,專家建議,買菜不要太貪圖外觀,買個頭、外形較普通的即可。因為濫用激素、農藥的蔬菜外形通常會有所改變,例如體積過大、顏色怪異等。而洋蔥、茴香、香菜、辣椒等由於味道特殊,通常蟲害較少、農藥殘留較少,購買時不用過於擔心。

還有一個原則是,儘量選有產地、有標誌的優質蔬菜。優質蔬菜鮮嫩,外形飽滿,表面潤澤光亮,無黃葉,無傷痕,無病蟲害,無爛斑。而根據蔬菜生產過程中對農藥化肥的控制與使用,我國目前的蔬菜可分為有機、綠色、無公害和無控制四種。在有可能的條件下,建議購買前三類。無控制蔬菜通常沒有任何標示,但這並非指無控制蔬菜就一定不安全,但有標誌產品的保險性要高一些。

別迷信“蟲眼”蔬菜

很多消費者喜歡購買有蟲眼的綠葉菜,認為這樣的蔬菜肯定沒有打農藥。

何計國建議,不要熱衷購買有蟲眼的蔬菜水果,有沒有蟲眼不是衡量是否用了農藥的標準。雖然消費者買了有蟲眼的蔬菜水果後,確實很少在菜裡發現蟲子,不過,菜農不會人工捉蟲,蟲子一般都是發生蟲害後被農藥給除掉了。

他指出,有蟲眼的蔬菜水果被農藥殺掉的是成蟲,而無蟲眼被殺掉的是幼蟲或蟲卵。還要注意的是,成蟲的抵抗力顯然大於幼蟲,所以農藥的使用量或許會更高。而且成蟲的出現時間肯定晚於幼蟲,因此有蟲眼的蔬菜施藥時間離收穫更近,農藥反而分解少、殘留高。綜上所述,消費者不要篤信“有蟲眼就是無農藥”的錯誤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