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秋冬補身體要科學 對症喝湯療效好


眼下到了秋冬季節也是人們進補的最佳時節,但是我們在這個時候補身體一定要講究科學的方法,特別是身體虛弱的人,而中醫上身體虛又分為很多種,比如血虛,氣虛等,因此在進步的時候要用不同的方法,喝不同的補湯身體才會更健康。


秋冬,人體陽氣內藏、陰精固守,是機體能量的蓄積階段,對於身體虛弱的人是進補的好季節。


中醫上專家認為,在秋冬季節補身體一定要選擇具有溫補作用的中藥,會增加人體的活力,會很好的預防這一季節一些疾病的到來,為以後的健康身體會打下堅實的基礎。


通過中醫養生調理,還能改善女性血氣虛弱、容顏衰 老等問題。養生專家指出,很多人都會有虛不受補的情況出現,“虛不受補”即患者體虛,而不能接受補藥之謂也。主要原因是脾胃虛弱。由於胃的消化與脾的運化功能差,而補品又多為滋膩之品,所以在服用後,不但不能被很好地消化吸收,反而增加了胃腸負擔,出現消化不良等症狀。而體虛又分為很多種類,包括氣虛、血虛、陰虛、陽虛等。


以下是這4種症狀和表現:

1、氣虛:表現為動則氣短、氣急無力。怕冷的感覺不明顯。


2、血虛:主要表現在心肝二髒。心血不足表現為心悸、失眠多夢、神志不安等。肝血不足則表現為面色無華,眩暈耳鳴,兩目乾澀,視物不清等。


3、陽虛:表現為身寒、肢冷、小便清長、消化不良、便稀。


4、陰虛:表現為五心煩熱或午後潮熱,盜汗、顴紅、消瘦、舌紅少苔等。


一、補氣虛為主——人參(靈芝人參湯)

人參性溫,味甘微苦,入脾、肺二經,大補元氣。現代藥理研究發現,其主要有效成分為人參皂甙和黃酮類物質,分別有抗衰老、抗疲勞、對抗有害物質、抗腫瘤、提高免疫力、調節神經和內分泌系統等功能,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減少心肌耗氧量,調節血脂,防止血管硬化等作用。

用法:將人參切成薄片,每次取2~3克放入杯內加開水,浸泡1小時後便可飲用,飲完後再加入新水,如此迴圈。最好12小時內服用完畢,最後嚼服人參片,也可將人參片直接含服。如用於急救,每次取30克,濃煎頓服。參須、參花、參葉亦可泡水當茶喝。


二、補陽虛為主——鹿茸(鹿茸元蹄湯)

鹿茸性溫,味甘鹹,入肝、腎二經,有補腎壯陽之效。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稱鹿茸能“生精補髓,養血益陽,強筋健骨,治一切虛損……”。現代藥理研究表 明,鹿茸精含多種氨基酸、硫酸軟骨素、雌酮、骨膠原、蛋白質和鈣、磷、鎂等礦物質,有滋補、強壯作用,可使血中的紅細胞、血紅蛋白和網織紅細胞增加,中等 劑量可加強心肌收縮力、增加心輸出量,對衰心臟有強心作用。服用可使人精力充沛,但陰虛者不服。

用法:研末,每次取1克,放小米粥內服用。或取鹿茸、山藥各30克,分別切片,浸入500克白酒內,密封1周,每次取20毫升服用,日服2次,治陽事不舉、尿頻、面黑。市面上有以鹿茸為主料製成十補丸、口服液等藥,可按藥品說明書服用。


三、補血虛為主——阿膠

阿膠性平,味甘,入肺、肝、腎諸經,以滋陰養血著稱。歷代醫家視阿膠為婦科良藥。民間稱阿膠、人參、鹿茸為冬令進補“三寶”。又因阿膠對調治各種婦科病有獨特之功,尤得女士們青睞。

用法:取阿膠5~10克,加黃酒適量,隔水蒸服。或取阿膠500克,浸在1500克黃酒內,等膠塊散發成海綿狀,隔水蒸成液體,趁熱加冰糖1000克,當糖與膠溶為一體時,加入炒熟的黑芝麻及敲碎的核桃肉各適量,製成黏稠膏滋,每日早晚各取1~2匙,以溫開水送服。


四、補陰虛為主——冬蟲夏草

冬蟲夏草性溫,味甘,入肺、腎二經,有補虛損、益精氣、止咳化痰之功效。現代藥理研究表明,冬蟲夏草含蛋白質、脂肪(其中82。2%為對人體有益的不飽 和脂肪酸)、糖、粗纖維、礦物質、蟲草酸(D-甘露醇)、蟲草素和維生素B12等成分,有增強免疫功能、增加心肌血流量、降低膽固醇、抗缺氧、抗癌、抗病 毒、抗菌和鎮靜等作用。

用法:取老公鴨1只,冬蟲夏草10克。鴨去毛及內臟,將鴨頭順頸劈開,將冬蟲夏草數枚裝入鴨頭和鴨頸內,再用棉線纏緊,餘下的和生 薑、蔥白一起裝入鴨腹內,放入盆中,注入清湯,用食鹽、胡椒粉、料酒調好味,密封盆口,上籠蒸約2小時,出籠後揀去生薑、蔥白,加味精,即成一道聞名遐邇 的“蟲草全鴨”。


在秋冬季節補身體一定要瞭解自己的身體屬於什麼體質,這也是最關鍵的,然後再對症進補,特別是喝一些滋補湯的時候,更要注意把療效發揮到最好,這樣身體才會變的更加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