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中華養生之道:養神應要注重四方面

養神是一種養生觀念,是人對自身認識的一次回歸,具有更多的社會內容,不是逃避現實,而是慎獨其身,不是消極無為而是追求真正的人生,具有強化人格的作用。養神就在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少私寡欲,心胸坦蕩:正所謂“心底無私天地寬”,要做到少私寡欲需要注意兩方面:一是以理收心,明確私人對身心的危害。二是要正確對待個人的榮辱得失。

2、抑目靜耳,閒情逸致:孫思邈在《千金方·養老大例》中說:“養老之藥,耳無妄聽,口無妄言,心無妄念,此皆有益老人也。”眼耳是神氣接受外 界刺激的主要管道,其功能是受神氣的主宰和調節。目清耳靜則神氣內守而心不勞,若目弛耳躁,則神氣煩勞而心擾不寧。要做到抑目靜耳,就要用高雅的興趣愛 好,來陶冶自己的志趣。有了高雅的志趣,自然會把浮名虛祿,看得淡若雲煙。

3、和暢情態,調攝七情:“笑一笑,十年少”這是大家都知道的道理,笑可增進健康,可使人長壽。俗語曰:“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心長戚戚,有損天年;情緒樂觀,能安神定氣,是益壽延年防病治病的良方。

4、順應四時:四時氣候的不同變化,使萬物形成了生、長、化、收、藏的自然規律。人體寓於宇宙自然之中,只有與四時的變化相適應,人體才是保持清靜內寒的狀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