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青壯年要預防“乾燥”性便秘!

秋季養生首先要搞定“秋燥”煩惱,眾所周知秋季是最乾燥的季節,雖然天氣比較涼爽,不過人體一時適應不過來,很容易發生乾燥、脫水症狀,為了防止這樣的情況發生,飲食調整非常重要,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相關知識介紹吧!

青壯年要預防“乾燥”性便秘!

專家提醒,青壯年在立秋前後要少吃肉食。“啤酒烤串加海鮮”的日子要適當收斂了。這是因為立秋後“溫燥”的氣候容易“傷津”,從而導致青壯年的便秘。這種便秘的症狀是口幹、口臭、舌黃、尿黃、便幹、便臭。如果有這樣的傾向出現,人們可以用黃芩3到5克、麥冬5克、桔梗5克、甘草3克泡水喝。這對於通便有好處。從現在起,人們還應該多吃含纖維素多的蔬菜、水果以及土豆、紅薯、南瓜、苦瓜、蘿蔔等塊莖類的蔬菜。

另外,秋季常見的便秘還可能因“涼燥”引起。不過這種疾病在當前氣候下還不會出現得太多。值得注意的是,女青年和處於更年期的女性容易在立秋前後因為鬱悶、生悶氣等造成肝木不舒,導致肝脾失調,形成便秘。所以,女性保持愉快心情對防治便秘也很關鍵。

秋天需潤肺,可遠離亞健康!

立秋之後,很多人開始有這樣的感覺:口幹鼻幹、乾咳少痰、皮膚皺紋增多以及乏力、消瘦等。還有的人會在此基礎上有其他的症狀,比如頭暈、腰酸、五心煩熱等等。前者是“肺燥津虧”所致,後者多為“肺腎陰虧”所致。這些是秋天常有的亞健康傾向。“肺燥津虧”的人要多吃藕粉、杏仁、百合、燕窩、銀耳、蜂蜜、香蕉、獼猴桃等,或者用麥冬、桔梗、甘草適量來泡水喝。

秋天肺燥可以說是多種疾病的源頭,比如皮膚乾燥多皺、慢阻肺等等。因此多吃些潤肺的食物可以起到養護皮膚、緩解慢阻肺發展的作用。另外,“溫燥襲肺性氣管炎”是剛入立秋後要防範的疾病。它的特點是發熱、咳嗽、痰稠發黃、舌頭發黃、口幹、氣粗、咽痛、尿黃、便乾等等。這時候可以用桑葉3克、黃芩3克、桔梗3克、麥冬5克、金銀花3克、甘草3克來泡水喝。如果氣粗、氣急的症狀不能緩解,要及時就醫。

溫馨提示:秋季是咽喉炎的高發季,大家要提高警惕、積極預防,多喝水也是一種很好的預防方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