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情感需求是老年人最大“軟肋”

保健品公司三天兩頭打電話叫他們買保健品,弄得劉爹爹的老伴李婆婆很煩惱。

劉爹爹買保健品獲“終生健康傑出獎”。

21日,隨工商部門查處武昌區鑫大地保健品經營部時,發現牆上張貼著一張表格,上面列出126名老人的姓名、生日、聯繫電話和對應的“健康代表”姓名。該公司負責人稱,這些老人都是接到員工散發的傳單後,打電話來諮詢的潛在顧客。

保健品公司賣保健品,為何專盯老年人?昨天,武漢中德心理研究院院長、心理專家李先富接受採訪時,揭示了其中的奧妙。

三大原因招來保健品“魔障”

情感需求是最大“軟肋”

李先富說,保健品公司促銷專盯老年人下手,有三大原因:

1、人過了50歲,大腦功能會下降,就是明辨是非的能力會降低。保健品公司很少去騙年輕人,因為年輕人明辨是非能力強,不會輕易相信。

2、老年人有錢,也能獨立支配自己的財產。保健品公司盯住的,實質是老人的錢包。

3、進入老年後,人的情感需求很重。現代社會老年人最大的問題是孤獨。特別是獨居老人,平時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保健品公司乘機而入,組織老人參加活動,讓員工貼身服務,很容易從情感上突破老人的防線。人們常說“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其中“以情感人”最厲害,其本質是讓對方被情感打動,喪失理智,從而達到促銷的目的。

有的老人買了保健品後,明知上當受騙了,但還是願意跟保健品公司的人混在一起,為什麼?雖然老人經濟上受了損失,但孤獨感被沖淡,情感需求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滿足。

要讓老人擺脫孤獨感,子女應該抽時間多陪陪老人。社區不妨組織老人參加一些娛樂和公益活動。像江漢區唐家墩社區就做得不錯,經常組織老年人參加跳舞、打拳、刺繡等活動,讓老人們生活過得充實。

“讀心”“攻心”“洗腦”三管齊下

老年人防不勝防

保健品公司的欺騙性行銷之所以頻頻得手,是因為他們擅長“讀心術”、“攻心術”和“洗腦”。“讀心術”就是猜透對方的心理,再來控制對方;“攻心術”就是針對對方心理上的弱點,針對性地去攻克防線;“洗腦”就是同一個觀念反復重複,直到對方完全接受。

例如,晚報披露的保健品公司在促銷過程中,針對不想購買保健品的5種顧客,精心設計了應對的話語。這表明他們猜透了老年人不想購買保健品的心理,並針對性地研究了攻克方法。如:“健康代表”挽留要走的顧客時,會裝可憐:“那您沒吃飯就走,領導肯定會批評我,而且我剛剛參加工作,這份工作對我很重要。”

保健品公司給老年人“洗腦”的招數也很多,如讓老人多聽“健康講座”,“健康代表”陪老人聊天時反復灌輸“健康最重要”、錢財“生不帶來,死不帶走”等等。

保健品本質就是食品添加劑

“缺啥補啥,不缺不補”是正道

曾在同濟醫院當過臨床醫生,並監管過保健品的李先富說,保健品本質上是食品添加劑,對人體而言,也許需要,也許不需要。作為功能食品,並沒有什麼特殊功效,也沒有治療效果。舉個例子,一個人天天吃大魚大肉,現在想吃蔬菜,那蔬菜對他來說就是保健品;反之,天天吃素,現在想吃葷,那葷菜對他也是保健品。

對待食品,應秉承這樣一個原則:完整與均衡。“完整”就是吃的食品應該豐富多樣;“均衡”就是不偏食,什麼都吃一點。

反過來說,如果身體裡並不缺少某種營養,而拼命地吃保健品進補,反而會破壞身體內營養的均衡。因此,對於保健品,正確的食用方法是缺啥補啥,不缺不補。

李先富說,當醫生時,有條件開人參、鹿茸。有一次,他向一名老中醫諮詢:“人參有滋補作用,自己吃一點好不好?”老中醫說:“人參是可以補氣,但你年紀輕輕,又不缺這個,為什麼要補?”

“現在有些保健品,賣的只是個概念,並沒有保健品公司吹噓的那麼神。”李先富說,有一次自己去深圳,看到一家公司種冬蟲夏草,種出來的只有草,沒有蟲。但粉碎後製成保健膠囊,仍然叫冬蟲夏草膠囊,賣得還很貴。這種情況,消費者怎麼能搞清楚?所以一種保健品生產出來,相關部門監管很重要。保健品的成份、製作過程、功效、定價都應說清楚,讓消費者明明白白消費。

吃了12年保健品的劉爹爹煩了

“再逼我們買保健品,我只有賣房子了”

“晚報揭露保健品公司騙老人錢的報導寫得非常好,你們做了一件大好事,我為你們的報導鼓掌!”昨天,家住漢陽建橋新村居民劉爹爹致電,盛情相邀:“請你們來我家,我有許多推心置腹的話要對你們講。”

昨天上午,來到79歲的劉爹爹家。他和老伴李婆婆拿出一大堆沒吃完的保健品,說:“我還有24盒保健品寄存在漢口永清路一家保健品公司。手頭的這些保健品,足夠我們吃兩年。”

劉爹爹患有慢性支氣管炎,李婆婆患有高血壓和風濕性心臟病。劉爹爹說,2002年,這家保健品公司還在自己的社區時,他們就開始購買這家公司的保健品,當時,它還是一家小公司,做生意也比較規矩。後來,該公司搬到漢口,現在號稱擁有5000名老年顧客,上億元資產。12年來,老兩口從該公司手中購買保健品,花了不下10萬元,被授予“終生傑出獎”。

“現在保健品公司財迷心竅,把老年人當‘唐僧肉’宰割,促銷手段越來越邪乎!”說起買保健品的事,劉爹爹氣不打一處來。

保健品公司承諾,對核心會員,每月贈送一瓶1升裝的葡萄籽油。今年7月9日,他們接到通知後,趕到漢口永清路領油。但去了以後遲遲不髮油,而是讓幾十名老人排隊體檢、聽健康講座。從下午1點半一直到5點半還沒結束。他實在等得不耐煩了,就賭氣說不要油了,要回家。公司行銷總監聽見後,把他叫到一邊,嚴肅地批評他影響公司形象。

還有一次,公司組織買了保健品的老年人到大冶旅遊,入住三星級酒店後,沒想到還是讓大家聽健康講座,促銷5950元一盒的保健品。他很生氣,當場表示:決不購買保健品。沒想到,該公司3名行銷人員背著他,將患腦萎縮,有記憶障礙的老伴悄悄拉到一邊,軟磨硬泡,逼老伴簽字,同意購買幾千元的保健品。第二天下午他們剛回家,“小棉襖”(即“健康代表”)就打來電話,說要上門收款。他們只好藉口說要去南京看兒子,沒錢了,推掉了這單買賣。

劉爹爹說,最讓他討厭的,是自己買的保健品還沒吃完,保健品公司又不斷推出新的保健品,並三天兩頭打電話要他們購買。有一次,他實在忍不住了,對公司負責人說:“你們再逼我買,我只有賣房子了!”

劉爹爹表示,看了晚報的報導後,他已醒悟過來。下定決心:手頭的保健品沒吃完,絕不再買保健品;吃完以後,遇到合適的保健品,謹慎購買。

讀者紛紛投訴保健品公司

3天來接到多起投訴保健品公司的電話,投訴者大多是買保健品老人的子女。

買保健品

獲獎三台洗衣機

張女士說,她媽媽買了許多保健品,包括“葡萄籽油”、“衛港牛奶”、“益多多”、“康柏壽”、“天年素”、“羊奶”,還有保健被子、手鏈、手鐲、項鍊等。光是買保健品得到的獎品—小海爾洗衣機,家裡就有3台。她媽媽每月3000多元退休工資,大部分用來買了保健品,10多年來,總支出不下20萬。更可恨的是,她媽媽買的保健品吃不完,就讓爸爸吃,可是,爸爸得了癌症,有些保健品不能吃。有時,她爸爸吃了保健品後,病情反而惡化了。

張女士說,她多次勸媽媽不要亂買保健品,媽媽反而說她不孝順。

20瓶保健品

到過期都吃不完

羅女士說,她媽媽最近兩年常常買保健品,一買就是幾千上萬元,像中了邪一樣。平時省吃儉用的媽媽,買起保健品來格外大方。光是買“硒維膠囊”,兩年就花了一萬多元。前不久,媽媽又買了20多瓶保健品。她推算了一下,兩個月吃一瓶,20多瓶可以吃3年多,也就是說,保健品過了兩年的保質期也吃不完。

您家裡的老人買過保健品嗎?您對老人買保健品怎麼看?您勸說老人不亂買保健品有什麼高招?您是怎麼拯救愛上買保健品的老人的?請您告訴我們。

文/明晀生 馬輝 實習生黃駿 高陽 圖/熊波 實習生王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