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適合老人的運動----打坐

現在介紹一項適合老人的運動----打坐。什麼是打坐呢?究竟怎麼打坐呢?要掌握什麼方法,以及打坐的好處都有哪些呢?別急,聽小編娓娓道來:

中國傳統養生方式的打坐,和風靡世界的時尚運動——瑜伽一樣,都主張靜坐,而我發現,在諸多的養生保健法中,靜坐是中老年人最好的運動方式之一。古人言:“大動不如小動,小動不如不動(指靜坐)。”而對中醫養生來說,靜坐絕對不是“不運動”,而是高級運動的特殊形式。

打坐掌握的要領:

第一步:呼氣注意心窩部

在椅子上或床上閉目端坐,耳聽呼吸,從容自然。閉目後要內視心窩部(好像用眼睛“看著”心窩部),注意要讓意念(即注意力)隨著呼氣而趨向心窩部,而吸氣的時候順其自然就行了,別加任何意念。早晚各一次,每次20~30分鐘。通常練習三五天后,就會感到心窩部沉重,五到十天后就會感覺心窩部有溫熱感,這是真氣集中的表現。第一步練習能使心火下降,脾陽振奮,讓食欲不振、脾胃虛寒的人增加食欲,胃口大開。

第二步:意息相隨丹田趨

這也就是中醫養生常說的“氣沉丹田”。丹田是指小腹部位,做完第一步“呼氣注意心窩部”的動作後,再呼氣的時候如果心窩部發熱,就讓意念(即注意力)隨著呼氣而趨向小腹(丹田)部位,吸氣時還要順其自然,不加意念。照此法去練,一般人10天左右,呼氣時就會感覺一股熱流送入丹田,這就是氣沉丹田了。早晚各一次,每次30分鐘。

第二步的練習能使您的脾胃功能得到很好地增強,消除慢性消化系統的疾病.

前兩步通過呼吸、意念的配合,推動體內的真氣,使真氣從心窩集中到丹田,這在中醫裡稱之為“煉精化氣”。

第三步“調息凝神守丹田”

當丹田發熱之後,就要開始意守丹田了,也就是自然地把注意力放在小腹(丹田)部位,而不再去想什麼呼氣時要往下送的動作了.

還是早晚各一次,每次三四十分鐘乃至一個小時。通常練此法後40天左右,您就能使丹田積足真氣,感覺小腹發熱明顯,特別舒服。練習到這個階段,您就明顯能夠睡得香、精力充沛、性功能也大大增強,心臟不舒適的多種情況都會有所好轉。此法還能有效調理諸多肝臟方面的慢性疾病。

第三步練習在中醫裡被稱為“練氣化神”,是打通全身經絡的前奏。我們很多患者朋友都反映:練到這一步時,身體的好轉很明顯,自覺每天都離不開“真氣運行法”了。

打坐又稱“靜坐”。一開始坐時,你會發現思想是很雜亂的。要想名利財色皆為身外之物,而人生苦短,如露如電,應做如是觀。把一團烈火的心冷下來,給心鬆綁,心得自在,不被物欲所擾,則神清氣爽,而真氣從之。就可以做到《內經》講的“是以嗜欲不能勞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所以能年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

以上就是小編為您整理的打坐方式、方法。小編希望老人通過打坐這種養生運動,越來越精神,越來越年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