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如何調整好春節后上班的心態

春節長假結束當人們重新回到工作崗位時,往往有不適的感覺。很多人都會感到精神不集中、疲勞、食欲不振,與節前的工作狀態相差很遠,這就是所謂的“假期綜合征”。那么,怎樣才能消除這些癥狀,更好地投入工作呢?專家建議,節后上班前后,我們要從身體上和心理上都做好準備。

保證8小時睡眠精神足

長假期間,人們完全打亂了以往的作息時間,這樣因睡眠不足以及過于興奮造成的失眠帶來的疲勞就在所難免。

節后上班前后一定要保持良好的睡眠。睡眠時間要保證在7—8個小時左右。但也不要為此而過早上床,這樣有可能造成對睡眠自身過于專注,導致大腦興奮而失眠,應該恢復以往的作息時間,等到有困意的時候再上床。

喝開水解油膩

節日期間大部分人都會出現脂肪攝入量過高的情況,這樣的身體狀態對工作會產生不利的影響。專家建議,在上班前后,人們應該注意調整飲食結構,恢復到正常的飲食規律。

大量吃肉類容易引起高血脂癥,進而引發冠心病、腦血管硬化。專家建議,上班前后,應減少精制米、面、糖果、甜糕點的攝入,以防攝入熱量過多。主食應以谷類為主,可適量增加玉米、燕麥等成分,并注意增加深色或綠色蔬菜的比例。另外,多喝開水可以加快胃腸道的新陳代謝,減輕大量肉類食物和酒類的攝入對肝臟的危害。茶可以清除胃腸道的油膩,使胃腸道盡快恢復到正常水平。

少討論見聞免得分心

節后剛上班,很多人會感到煩躁、心緒不寧、注意力不集中。人的心理活動是一個復雜、連續的過程,雖然長假時間和工作學習時間在物理上有比較明確的界限,但在心理上并沒有一個嚴格的界限。所以,長假期間產生的興奮感和松弛感仍然能在長假之后的較長時間內對人發生作用,即便是已經開始正常上班了,也很容易由于延續著長假放松情緒的“慣性”而不能進入工作狀態,無法盡快收心。怎樣才能盡快進入工作狀態呢?專家給出了幾條建議。

第一:上班前后有計劃地調整好生物鐘,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運動。日本國立生理學研究所教授柿木隆介氏認為,合理的運動通過肌肉與神經的相互作用,對自身生物鐘的調節具有明顯的作用。慢跑或者做一些簡單的健身有助于舒緩精神緊張和興奮,重新集中注意力,面對即將投入的工作。

第二:上班前后不要參加引起情緒高度興奮的活動,應靜靜地梳理一下第二天上班應該做的工作,以免一上班就陷入應接不暇的忙亂之中。

第三:購買一些辦公服裝或者辦公用品,找回工作的感覺。

第四:上班后不要熱衷于和同事討論長假的見聞,以免分心。

第五:上班頭兩天要讓自己的安排比平時稍緊一些,盡早進入工作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