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疾病

如何對付尷尬足癬 ?

天氣一天天變熱,為了防曬,人們絞盡腦汁:身上塗上防曬霜,手裡撐起遮陽傘,頭上戴著遮陽帽;為了降溫,手裡隨時抱著冷飲,空調全天候運轉,更有甚者身上帶著濕毛巾,隨時準備著物理降溫……可是悶熱的夏天對人體的影響絕不僅僅停留在這個層次。夏季對人體深層的影響主要體現在疾病方面。

人體的生理功能會隨著天氣而變化,當這種變化過大時就會出現相應的疾病,其中在皮膚方面就會有一些常見病 ——編者每到夏天,患有足癬的王女士就很鬱悶:奇癢難受暫且不說,最讓人痛苦的就是腳上那難聞的味道。涼鞋不敢穿了,走親訪友都要慎重,因為不能把腳露出來呀,要不然周圍的人鼻子肯定受不了。王女士自己用了很多方法,雖然有些效果,可就是不能根治。如何對付這一難纏的“小毛病”?怎樣預防和治療足癬?今天我們請省人民醫院皮膚病性病研究所皮膚病專家宋翔主任來解惑答疑。

疾患看似小影響可真大

據宋主任介紹,王女士是足部的真菌感染,通常說的腳氣就是足部真菌感染,如不及時控制會波及其他部位,所以小小的足癬影響也很大。夏天是足癬的高發期,因為真菌喜歡在溫濕的環境生存。夏季天氣熱,腳部容易出汗,如果還穿著不透氣的鞋子,不勤換襪子,真菌特別容易氾濫。一旦發病,會感到腳部皮膚奇癢無比,有的腳趾間出現紅斑、脫屑等。很多患者會無意識地去抓撓,導致出現水皰、脫皮、皸裂等。

腳氣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見,其發作與多種因素有關,如在公共浴室洗澡,穿公用拖鞋,用公用毛巾間接接觸感染等。宋主任表示,雖然這個疾病不會對身體造成很大的損害,但是由這個疾病導致的氣味難聞,非常影響社交活動,並且也容易引起周圍的親戚朋友感染,所以患者一定要重視這個疾病。

不要光擦藥 還應看醫生

宋主任稱,從技術上說,只要殺死真菌,就能治癒足癬,但一次性根治很難。因為患者往往在症狀好轉就停藥,這時真菌並沒有被全部殺死,一旦條件允許又開始活動繁殖,這樣很容易反復發作,導致很難根治。

據瞭解,患足癬的人到醫院就醫的不多,他們認為足癬是小毛病,只要到藥店買點藥擦擦就行了。實際上這是錯誤的。足癬雖然不會危及生命,但是在症狀嚴重時可以出現繼發細菌感染。另外,足癬還具有傳染性,能夠自身傳播,比如傳染到手引起手癬,傳染到指甲引起灰指甲,或者傳染給家人。足癬容易復發還與患者的生活、居住及工作環境習慣有關,如果經常喜歡穿不易透氣的鞋子容易產生和復發足癬,生活和工作在濕熱及潮濕的地方也容易復發足癬。

預防甚治療 習慣很重要

足癬治療容易反復,所以做好預防很重要。預防上保持足部清潔乾燥很關鍵,這樣可以造成不利於真菌生長的環境,從根本上杜絕真菌的發展。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勤洗襪、墊,勤洗腳,勤換鞋,並做好消毒措施。足汗多者還可在鞋內撒些枯礬粉等止汗劑,洗完澡或游泳之後應把腳尤其是趾縫擦乾。專家們普遍認為,腳氣可以根治,但不能只單純依靠短期外用藥,還要口服藥物抗菌。口服藥物建議選用對皮膚癬菌有強力殺滅作用的特比奈芬,如蘭美抒,外用藥則可任選用一種殺真菌藥物。治療足癬的抗真菌外用藥有很多種,效果一般都不錯,如市面上銷售的克黴唑軟膏、足光粉、達克甯、蘭美抒乳劑等。趾間有糜爛、滲液或感染時,不可以外用刺激性強的藥。感染重時可加服抗生素。

熱水泡腳有利健康

我國傳統醫學寶庫中一種優秀的理療保健方法叫足部按摩。醫學典籍記載:“人之有腳,猶似樹之有根,樹枯根先竭,人老腳先衰。”早在幾千年前,中醫就很重視對雙足的鍛煉和保養,並運用足部泡腳按摩(足療)來防病治病。

現代科研表明,人的雙腳上存在著與各臟腑器官相對應的反射區(穴位),刺激這些反射區,可以促進人體血液迴圈,調理內分泌系統,增強人體器官機能,取得防病治病的自我保健效果。我國有一句古話:“熱水洗腳,勝吃補藥。”每天用熱水泡腳能發揮保健作用,實驗證明如把雙腳浸入到40攝氏度左右的熱水中,約15~20分鐘後頭痛會明顯緩解。這是因為雙腳血管擴張,血液從頭部流向腳部,可相對減少腦充血,從而緩解頭痛。對於感冒發熱病引起的頭痛,熱水泡腳還有助於退熱。如果在泡腳同時能不斷用手按摩湧泉穴及按壓大腳趾後方偏外側足背的太沖穴,還有助於降低血壓。經常堅持熱水泡腳的足療方法,有利於風濕病、脾胃病、失眠、頭痛、感冒等全身性疾病。因此,堅持科學的足療,有助於緩解現代城市人群易發的各種職業病,還能促進人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