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疾病

秋季常見的疾病排行榜

經歷了苦夏的煎熬後,天高雲淡的金秋時節款款而來。在秋季婀娜的腳步中,一些潛伏在其美麗的外表下的疾病也悄然而至。為使大家在享受秋高氣爽的同時安享健康,本期關注特意請來了相關專家做客健康診室,評選出了秋季流行病、多發病的排行榜,希望大家在這個秋天不要成為榜單成員的追星族。

第1名

感冒

評委:302醫院雜病科副主任、傳染病專家姜天俊

熱度指數:★★★★★

打榜理由:秋天氣候變化異常,季節轉換較快,早、中、晚及室內外溫差較大,呼吸道黏膜不斷受到乍暖乍寒的刺激,抵抗力減弱,給病原微生物提供了可乘之機,是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病的高發季節。特別是當工作環境通風不好時,感冒更容易在人與人之間迅速傳播。

追星一族:老人、小孩是秋季感冒的易感人群。

評委意見:首先要遵循“春捂秋凍”和“耐寒鍛煉從秋始”的規律,注意隨溫度變化選擇衣物;增加戶外活動,增強體質,保持工作環境的良好通風至關重要,儘量避免出入公共場所。要適當多飲水,多吃水果,增強機體代謝;經常使用冷水洗臉洗鼻,也有助於感冒的預防。應儘量避免接觸感冒患者,接觸到感冒患者或他們碰觸過的東西後要洗手,手指還要遠離眼睛和鼻子。在感冒流行時可用陳醋薰蒸居室。

特別提醒:從往年看,部分老年人在感冒初期自行服藥,結果用藥不當反而使病情加重,來醫院時已轉成肺炎等併發症,因此老年人患感冒後更要及時就醫。

第2名

消化系統疾病

評委:302醫院雜病科副主任、傳染病專家姜天俊

熱度指數:★★★★★

打榜理由:秋季病菌繁殖快,食物易腐敗,是細菌性食物中毒、細菌性痢疾、大腸桿菌腸炎、冰箱性腸炎(耶爾細菌腸炎)等腸道疾病的多發季節;同時秋季也是胃病的多發與復發季節,受到冷空氣刺激後胃酸分泌增加,胃腸發生痙攣性收縮,抵抗力和適應性隨之降低。如果防護不當,不注意飲食和生活規律,就會引發胃腸道疾病而出現反酸、腹脹、腹瀉、腹痛等症,或使原來的胃病加重。嚴重者還會引起胃出血、胃穿孔等併發症。

追星一族:不注意講究飲食衛生的人,以及有慢性胃腸道疾病者。

評委意見:防止腹部受涼。患有慢性胃炎的人要特別注意胃部的保暖,適時增加衣服,夜間睡覺時要蓋好被褥,以防止腹部著涼而引發胃痛或加重舊病。還要加強運動鍛煉。

注意飲食調養。胃病患者的飲食應以溫、軟、淡、素、鮮為宜,做到少吃多餐、定時定量。同時,還應注意進食時細嚼慢嚥,以利於消化吸收,減輕胃腸負擔。

★講究心理衛生。要保持精神愉快和情緒穩定,同時,注意勞逸結合,防止過度疲勞而殃及胃病的康復。

第3名

哮喘

評委:302醫院雜病科副主任、傳染病專家姜天俊

熱度指數:★★★★

打榜理由:秋季空氣乾燥,過敏源也比較多,極易侵犯一些過敏體質的人,常引發哮喘。由於有哮喘病史的人對大氣的溫度、濕度等變化極為敏感,而且適應能力弱,極易因上呼吸道感染而誘發支氣管哮喘。加之,秋季又是葉落草枯時節,食物和空氣中的致過敏物質大量增加,哮喘病發病率隨之明顯上升。

追星一族:過敏體質的人。

評委意見:有哮喘病史的中老年人應儘量查出可能引起哮喘的致敏原因,儘量避免與致敏物質接觸。若已知過敏原因者,更應杜絕接觸。其次,要隨氣溫的變化,及時增添衣服、被褥。還要注意加強營養,重視鍛煉身體,積極配合治療。可採取相應的進補,以預防或減輕支氣管哮喘的發生或發展。

第4名

肺結核

評委:解放軍總醫院第二附屬醫院王巍

熱度指數:★★★★

打榜理由:肺結核是結核桿菌侵入肺部並引起肺部病變的呼吸道疾病,是唯一具有傳染性的結核病。秋季戶外活動多,容易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與傳染性結核病人有過近距離接觸引起感染。提醒人們,當出現臉紅、低燒、乏力、盜汗、咳嗽、吐痰等情況時,應提高警惕。

追星一族:人群普遍易感。

評委意見:預防結核病一是要樹立不隨地吐痰傳播疾病的意識;二是要儘量減少在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久留;三是工作和生活區要保持通風,減少居住擁擠。

有傳染性結核病人的家庭或群體也不要恐慌,只要採取正確的預防方法就能避免感染。患者的用品和臥具,在陽光下直射5分鐘即可殺死病菌。患者的痰可用紙巾包起而後燒掉。

第5名

動物傷

評委:304醫院急救部主任何忠傑

熱度指數:★★★

打榜理由:秋高氣爽的季節,熱愛戶外生活的人們總是成群結伴或是一個人到郊區的山野裡尋找生活的精彩,可一不小心,可能就會被山裡的“東道”們問候。每年的秋季都是蛇咬傷等動物咬傷的高發季節。

追星一族:喜歡爬山等戶外活動者。

評委意見:如果不確定蛇是否有毒,建議都按照有毒處理。一是要儘量避免走動,並讓咬傷處低於心臟水準,同時儘快撥打急救電話;如果有繩子,立刻用其綁紮在肢體創口的近心端,綁紮不需要太緊,而且每隔45分鐘左右要鬆開一次,每次1-2分鐘。此外,還要儘快排出傷口的毒液,可以用涼水、清水沖洗傷口及周圍皮膚。如果需要移動病人,最好抬著,而不要讓病人自己走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