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海參的做法大全;海參的做法

蔥燒海參的傳統做法

配料:

水發小海參1000克 精鹽2克 大蔥105克 味精3.5克 青蒜15克 濕澱粉 10克 薑末5克 雞湯200克 薑汁27.5克 糊蔥油50克 白糖27.5克 熟豬油150克 醬油12.5克 (約耗75克) 紹酒15克

製作方法:

1. 將水發嫩小海參洗淨,整個放入涼水鍋中,用旺火燒開,約煮5分鐘撈出,瀝淨水。把大蔥分別切成長5釐米的段(100克)和末(5克)。青蒜切成長3.3釐米的段。

2. 將炒鍋置於旺火上,倒入熟豬油,燒到八成熱時下入蔥段,炸成金黃色時炒鍋端離火中,蔥段端在碗中,加入雞湯(50克50克)、紹酒(5克)、薑汁(2.5克)、醬油(2.5克)、白糖(2.5克)和味精(1克),上屜用旺火蒸1至2分鐘取出,潷去湯汁,留下蔥段備用。

3. 將炒鍋置於旺火上,倒入熟豬油(25克),燒到八成熱時,下入白糖(25克),炒成金黃色,再下入蔥末、薑末、海參煸炒幾下,隨即下入紹酒(10克)、雞湯(150克)醬油(10克)、薑汁(25克)、精鹽、糊蔥油(20克)和味精(2.5克。)待燒開後,挪到微火上火靠5分鐘,把湯汁火靠2/3,再改用旺火,邊顛翻炒鍋,邊淋入調稀的濕澱粉勾芡,使芡汁都掛在海參上,隨即倒入盤中。

4. 將炒鍋置於旺火上,倒入糊蔥油(30克),燒熱後下入青蒜段和蒸好的蔥段,略煸一下,撒在海參上即成。

海參羊肉湯

【原料】海參50g,羊肉250g 生薑2片,蔥5g,胡椒末0.5g,食鹽3g

【製作】

1. 海參以40°C溫水泡軟後,剪開參體,除去內臟,洗淨,再用開水煮10分鐘左右,取出後連同水倒入碗內,泡2-3小時。

2. 羊肉洗淨,去血水,切成小塊,加水適量(約50g),小火燉煮,煮至將熟,將海參切成小塊放入同煮,再煮沸15分鐘左右,加入生薑末、蔥段、胡椒末及精鹽,即可。溫食參肉,飲湯,或供餐用。

【功能】海參生於海中,其性溫補,類似人參,故名海參,其肉細嫩,營養價值高,其蛋白質含量較豬肉、瘦豬肉、瘦牛肉還高,並含其他礦物質(如鈣、磷、鐵、碘等),歷來被視為餐中珍肴,對虛損勞弱有補腎益精、養血潤燥、滋陰健陽等作用。而羊肉甘溫,能溫腎助陽、補益精血、益氣補中、溫暖脾胃。因此,海參、羊肉相配,補腎、益腎養血功效尤為增強,實為滋補強壯佳品,產婦食之,複體這功妙不勝述。

木耳海參豬肚湯

基本材料:豬大腸500克,木耳30克,水發海參250克。

做法 :

(1)木耳用清水浸開,洗淨,海參洗淨,切絲,豬大腸洗淨,切小段。

(2)把全部用料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沸後,文火煲1-2小時,調味供用。

說明:

本湯來源於《藥性考》,原名為海參木耳羹。湯中木耳性味甘平,含有多種維生素,有養血益陰、滋潤腸燥的作用,《藥性切要》說它有“潤燥利腸”之功。海參性味甘咸溫,功能補腎益精、養血潤燥,《本草求源》說它有“潤五臟,滋精利水”的作用。豬大腸性味甘平,以髒補髒,有潤腸燥、補下焦的作用。合而為湯,補養陰血、滋潤腸燥,則大便可通。《藥性考》認為“海參、木耳,切爛,入豬大腸煮食”,可“治虛火燥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