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外運動

常打太極可抗衰 細數太極拳對人體影響

導語:如果你有晨跑的習慣那麼你每天經過公園的時候肯定可以發現一群晨起的老人在練太極拳,太極拳不僅可以修身養性強身健體,最近又發現太極拳一項新的功效就是抗衰。練太極拳為什麼有抗衰的作用?

1、對血管系統的影響

許多研究證實,太極拳鍛煉能延緩心血管機能的減退。提高血液系統的功能。尤其是增強免疫功能。對於增強機體抵抗力,延緩衰老有一定的作用。

心臟的泵血功能是心臟最基本的功能,心率和血壓是反映心血管機能的重要指數,進行10分鐘以上的太極拳練習後,心律為120次/分左右。因此,它是一種中低強度的運動,能有效地提高中老年人的心血管系統機能。

國內研究發現,太極拳練習後恢復期內舒張壓低于運動前水準。由於舒張壓影響冠脈血流,運動後舒張壓下降對於心肌的供血具有重要意義,運動後即刻收縮壓上升幅度不大,恢復期內有所下降。

但維持較高的脈搏壓差,這說明太極拳可以減少外因阻力,改善周迴圈。尤其是舒張壓較低對冠狀動脈血流的心肌供血具有重要意義,特別是對高血壓患者具有良好的保健效果。

另外太極拳很多姿勢要求“氣沉丹田”,這是一種膈式呼吸。膈肌與腹肌的收縮與舒張促使腹壓不斷改變。促進血液回流,改善血液迴圈狀況,加強了心肌營養,對機體是一種良性刺激。

研究發現練習太極拳後,左心室收縮末期內徑(ESD)減小,縮張末期內徑(EDD)增大。

根據Staring定律:心臟收縮產生的能量是心肌纖維長度的函數,隨著EDD的增加,舒張末期容積(EDV)亦增加,必然引起心肌纖維初長度的增加,從而使心臟收縮力加強,有利於血液的排出。

2、對老年人骨密度的影響

人進人中年以後,骨密度逐漸下降,這種下降在女性絕經後明顯加速,因此女性骨密度比男性低,而男性骨質疏鬆的危險性比女性高。

經6個月太極拳練習,確能減低負荷機體(脛骨)的骨礦物質丟失率,有效地減低骨折的發生機會。另外,練習太極拳能顯著改善肌肉力量及柔韌性,從而達到防治骨質疏鬆和預防由於摔倒而引起的早老性骨折的目的。

常年從事太極拳運動,可以對骨骼肌肉運動系統形成良好刺激,有效地減少內骨礦物質的自然丟失,使骨密度多年保持穩定,有效調節骨鈣、血鈣平衡。

練習太極拳有利於提高老年礦物質含量和骨密度,這可能是由於血液向細胞介質-6(1L-6)含量降低,減少骨的吸收和降低骨轉換率。從而降低血清骨鈣素(BGP)水準,有效地預防老年性骨質疏鬆症。



3、對老年高血脂症和抗氧化能力的影響

血脂作為心血管病的一項重要監測指標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高血脂症患者過氧化脂質水準增高與冠心病發病率成正比,高血脂症患者伴有脂代謝紊亂。

其特點是:血漿甘脂(TG)、總膽固醇(TC)、低密度脂膽固醇(LDL-C)和載脂蛋白BCAPO-B濃度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和載脂蛋白A(APO-A)濃度降低。

國內研究報導,練習太極拳能使中老年人血液TC、LDL-C水準顯著下降。常年堅持太極拳運動可調節脂類代謝,降低血糖,增加HDL-C及HDL-C/TC比值。

而血漿HDL含量與冠心病發病率成反比。太極拳練習可使血液非酶抗氧化能力顯著提高。對改善老年人的血脂代謝、提高機體供氧能力、延緩衰老有著積極的作用。

4、對老年人修心養性的功效

現代社會流行許多的文明病,並非全是病原性所致,而是與現代人的生活態度、生活內容、生活方式有著很大的關係。醫學心理研究證實,不僅生理或病理能影響心理,而心理也能影響生理或病理。也就是說,人的不良情緒和個性能誘發多種疾病。

老年人因退休而心煩意亂、抑鬱寡歡、煩躁不安。出現心理失衡,加之機能日趨衰退、反應遲鈍、多病欠安,引發對生的留戀和對死的恐懼,給老年人心理造成極大的壓力。因此,老年階段,更能感受到生命的意義,更能體會到身體健康的重要。

單純參與健身以期延年益壽,而不重視健心以及修身養性,是很難達到安度餘生、頤養天年、壽終正寢的目的的。

所以對於老年人一定要在觀念上用內涵豐富的健康取代目標單一的健身。並在運動內容和形式的選擇上,既要注重適合老年人生理特點,也要注重適合老年人心理特點。

太極拳獨特的圓滑連貫、輕柔沉著的身動,不急不躁、不張不狂的心靜,氣沉丹田、以心行氣的氣斂和樸實無華,使其對老年人不僅有抗衰祛病、延年益壽的健身功效,還具有調整心態平衡、修身養性的健心功效。


經常打太極擴大肺活量

太極拳作用:

1、改善神經系統。神經系統的作用是調節全身各器官功能活動、保持人體內部的完整統一,以適應外部環境的變化需要。

太極拳通過意念和呼吸與動作配合,促進大腦神經細胞的功能完善,使人體神經系統興奮和抑制過程得到協調,對精神創傷、神經類疾病,如神經衰弱、失眠、高血壓等有較好的防治作用。

2、增強心臟功能,改善循環系統,擴大肺活量。心臟病是世界第一號殺手,目前西醫對這種疾病還沒有特效的治療方法,練習太極拳能預防心臟病,這是因為太極拳不同於其他運動,它動作舒展緩慢,全身肌肉放鬆。

使心臟得到充足供血,但又不會加快心律,加重心臟的負擔;太極拳通過緩慢、細長、均勻的腹式呼吸,使人體肺部的氧氣充足,腸胃得到蠕動鍛煉,增強消化和排泄機能,所以經常鍛煉太極拳,對心臟病、肺病、胃病、便秘、痔瘡等有防治作用。

3、提高人的平衡能力,防止骨質疏鬆。老年人常見的意外事故之一是失去平衡摔倒而導致股骨頸骨折,為什麼會有這個結果呢?這是因為老年人的骨骼鈣質減少,骨質疏鬆而致。

太極拳運動中,有一部分動作專門練習平衡能力的,練習者的平衡能力得到充分的鍛煉。練習太極拳時,常常一條腿支撐了全身的重量,腿部受力增加,骨質的含鈣量也會增加,骨骼就變得很堅固了。所以經常練習太極拳的人不容易會摔跤和骨折。

4、具有健美作用。太極拳的頂懸、沉肩墜肘、含胸拔背、松腹開胯、斂臀等身法要求,加上在練習時的腰部旋轉,使練習者的全身肌肉得到充分鍛煉,保持良好的體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