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骨頭湯要熬多久才健康

骨頭湯基本上是最有營養又最常見的湯了,基本上每個家庭都會煲骨頭湯喝,而很多人在熬骨頭湯時都會面臨一個時間的問題,有些人認為越久越好,那麼骨頭湯熬多久才最有營養呢?下面小編為您介紹熬骨頭湯的時間。

骨頭湯要熬多久

關於骨頭湯熬制的說法眾說紛紜,其實,無論多高的溫度,也不能將骨骼內的鈣質溶化,因為動物骨骼中所含鈣質不易分解,久煮反而會破壞骨頭中的蛋白質。再者骨頭上附帶的肉中含有豐富的脂肪,燉的時間越長,燉出的脂肪也會越多,湯也就越油膩,人們就越不喜歡喝。最好的辦法是用壓力鍋燉至骨頭酥軟,這樣時間也不長,湯中的營養成分也不容易損失,骨髓中所含的磷等微量元素也容易被人體吸收利用。

因此,熬骨頭湯的時間不宜過長。在燉骨頭湯時一定要掌握好時間、火候等,只有方法正確,燉出的湯營養才能更豐富。將龍骨剁成塊,焯水,之後用小火煮60—90分鐘即可,出鍋前可以放一些切好的冬瓜塊,或者藕塊,如許更能增添清冷去火的功能。在煮龍骨的同時,假如能同時放進一些綠豆一路煮,炎熱天喝會更爽口。

骨頭湯的熬制方法

材料:扇子骨500克,直通骨1000克,尾脊骨500克,碎骨500克,蔥結1小紮,生薑1小塊,酒50克,清水5公斤。

第一步:將骨頭放入溫熱水中,用抹布將骨頭逐根洗清爽,尤其是骨頭縫裡的血沫、雜質,都要抹掉清洗.

第二步:將直通骨劈斷,劈開兩片,放入鍋中,加入蔥、薑,然後放入冷水,冷水最好一次性加足.

第三步:用大火燒開,撇去浮沫(根據肉質,可能要撇1-2次),轉小火慢慢加溫燉。

第四步:撇去浮沫(根據肉質,可能要撇1-2次)後,轉小火燉,然後倒入酒50K左右。

第五步:從營養獲取角度考量,在水燒開後可適量加醋,因為醋能使骨頭裡的磷、鈣溶解到湯內;同時,不要過早放鹽,因為鹽能使肉裡含的水分很快跑出來,會加快蛋白質的凝固,影響湯的鮮美。

第六步:燉至90分鐘後出湯,即完成出湯!怎麼樣不錯吧.一般豬肉骨頭湯能連續用,家庭中可煮1小時左右,可取用2次,至扇子骨已酥化,骨頭顏色呈灰暗色,湯質鮮味、脂肪營養已用盡為止。顏色:湯清而漂油。

骨頭湯的營養

俗話說“骨頭的精髓在湯裡”。生活中,大棒骨湯、排骨湯、鴨架子湯等各類骨頭湯也切實其實到處可見。那麼,是不是用骨頭熬的湯就是比用純肉熬的湯更有營養、更補人呢?骨頭湯的確實更營養。骨頭燉湯一定比純肉有營養,也更利於接收。

“骨頭湯一定比純肉更有營養,也更利於接收”,這句話的確是推翻現代營養科學。因為骨頭湯同純肉基本沒有可比性,因為骨頭湯中的營養其實低得太多。有人認為骨頭中鈣、磷含量雄厚,骨頭湯必然鈣含量很高,是補鈣的好材料。只可惜,骨頭中的鈣磷連系於骨質中長短常不亂的,僅以熬湯的方法是幾乎溶不出來的。

至於說骨頭湯中的卵白質是豬肉和雞蛋的壹倍多,的確無法理解!瘦肉的卵白質含量約為20%(中國食物成分表2002),那麼骨頭湯中的卵白質含量可達到40%,那不是骨頭湯,就叫做卵白質凍好了。

骨頭湯有哪些營養成分?脊椎骨熬湯:烹飪部位龍骨就是豬的脊椎骨,也是經常用來燉湯的原料之一。營養剖析: 假如用來做湯,選擇連著尾巴的中後段更好。而前段龍骨適合醬著吃。龍骨上帶的肉正本就不多,並且含脂肪對照低,是以適合炎熱天燉湯喝。

喝骨頭湯注意事項

1.燉骨頭湯(或魚湯),最好是用冷水。因為一般的肉骨頭上總帶有一點肉,如果一開始就往鍋裡倒熱水或開水,肉的表面突然受到高溫,肉的外層蛋白質就會馬上凝固,使得裡層的蛋白質不能充分地溶解到湯裡,只有一次加足冷水,並慢慢地加溫,蛋白質才能夠充分溶解到湯裡,湯的味道才更鮮美。

2.在水開後加少許醋,使骨頭裡的磷鈣溶解在湯內,這樣燉出來的湯既味道鮮美,又便於腸胃吸收。同時,燉湯不要過早放鹽。因為鹽能使得肉裡含的水份很快地跑出來,會加快蛋白質的凝固,影響湯的鮮味。

3、骨折早期莫喝骨頭湯

在生活中,人們常有骨折後飲食骨頭湯的習慣,以期補充鈣質,使骨折早日癒合。這種習慣是極端錯誤的。其實,骨折早期骨頭湯喝得越多,骨折癒合得越慢。當然,在骨折癒合的中、晚期即原始骨痂形成期及骨痂改造塑型期,由於有機纖維的骨樣組織逐漸鈣化形成新生骨,加強改造,形成正常骨,骨樣組織的骨化需要充分的鈣、磷質,此時補食骨頭湯還是很有益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