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養生

初秋養生法:白露搓耳養腎氣

從白露開始,天氣越來越涼,有些人出現手腳冰涼、肢體怕冷、尿頻、乏力等症狀,中醫講這是腎氣不足的表現。所以白露起要經常給腎“打打氣”,即補養腎氣。

首先是堅持晚上泡腳,用溫水泡,水要沒過腳腕,時間在15到30分鐘,泡到身體微微發熱最好,泡腳的同時把耳朵和腰部搓熱,腎開竅於耳,而且耳朵有密集的反射區,聯繫著全身每一個器官,所以常搓揉耳朵是一種很好的養生方法。

腰為腎之府,腰可是腎的家,腎以溫為補,所以我們要經常搓一搓腰眼,別讓它凍著。

泡完腳以後,要做揉腎經的功課,坐到床上,腳心相對,兩腳心湧泉穴是腎經的起始穴,這樣可以連通腎經,然後雙手握住小腿肚的肌肉,稍用力向外翻,讓雙手盡可能大面積地握住小腿肚肌肉,向外上方邊翻邊按摩,反復操作就把整個小腿肚的肌肉從上翻到下,從下翻到上,直至小腿發熱為止。

白露後天氣涼爽,但比較乾燥,中醫說乾燥的氣候最易傷肺,而肺氣損傷也會引起胃氣下降,所以此時的飲食重點是潤肺、養腎,較為合適的食物有梨,還有可多喝大棗百合湯,取大棗10枚,百合60克,冰糖適量燉湯,有補中益氣,潤肺止咳、健脾養胃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