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貪“快”損營養!10種“快”飲食選擇不靠譜

現今社會節奏很快,所以大家普遍喜歡方便快捷的事物。飲食方面也是如此。不過,大多數情況下,人們都會因為貪圖方便快捷而損失了營養和健康。其中最為典型的有以下10種食品。

1、速食麵代替家庭自製麵條(手擀面)

速食麵含有較多脂肪,尤其是反式脂肪酸(來自油炸事應用的氫化植物油),不利於健康。

2、超高溫消毒液態奶代替巴氏消毒奶

超高溫消毒奶保質期長,不用冷藏,十分方便,但超高溫消毒對牛奶中維生素等營養成分破壞比較大,而巴氏消毒奶有助於保留更多營養。

3、火腿腸代替鮮肉

火腿腸保存和食用都很方便,外觀及口感也很好,但是其營養品質遠不及鮮肉,而且含有亞硝酸鹽等多種食品添加劑。

4、果汁代替水果

與吃水果相比,果汁不用洗不用去皮,既方便又好喝。但果汁營養品質不及水果,還可能含有多種食品添加劑。

5、果珍代替果汁

果珍屬於固體飲料,沖一杯水後既方便又好喝,外觀和口感與果汁十分接近。但是果珍的配料表顯示,其成分主要是白砂糖、酸度調節劑、磷酸鈣、增調劑、橙味食用香料、著色劑(檸檬黃、落地黃)、維生素C等食品添加劑。根本不含有天然水果的成分。

6、豆漿粉代替家庭自製豆漿

用豆漿粉沖一杯豆漿,既方便又好喝,還省去清洗豆漿機的麻煩。但是豆漿粉標籤顯示,蔗糖含量≥60%,而大豆中本來是不含蔗糖的,超過產品重量一半的蔗糖全都是添加進入的!與其說你喝的是豆漿粉,不如說是蔗糖粉!

7、濃湯寶代替高湯

●濃湯寶產品標籤的配料表裡寫有增味劑、食用香精、增稠劑、酸度調節劑等,這些成分都是食品添加劑,用來形成濃湯寶的鮮香味道,並區別為不同的口味。不論是海鮮口味還是牛肉口味的濃湯寶,其中基本不含海鮮或牛肉成分,只是用各種食品添加劑模擬海鮮或牛肉的味道,並模擬濃湯的外觀而已。

●濃湯寶營養品質不高,與用天然食物熬制的雞湯、骨頭湯、牛肉湯、海鮮湯等不可同日而語。而且,根據濃湯寶的營養成分列表可知,它含有較多的鈉。

8、市售豆沙代替家庭自製豆沙

市售豆沙口感細膩,口味更甜,比家庭自製豆沙(用紅豆等煮爛再攪拌)更好吃,且方便省事。但市售豆沙要經過過濾工序,把豆類含有的膳食纖維去掉(所以口感細膩)。而膳食纖維是目前城市居民膳食中普遍缺乏的營養成分。

9、全麥麵包代替全麥饅頭

全麥粉含有更多的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所以比精白麵粉更健康。全麥麵包很流行,但往往名不副實,大部分全麥麵包其實是用精白麵粉+少許麩皮製作的,根本不具有全麥的營養優勢,遠不及全麥饅頭(色黑、有很多“麻點”狀麩皮)。

10、薯條薯片代替煮或炒土豆

土豆除含有較多澱粉外,還含有較多維生素(特別是維生素C)和礦物質(特別是鉀)以及膳食纖維。它們本來是最值得推薦的食物之一,但是(炸)薯條薯片不但破壞了大部分維生素,還要添加大量油脂和食品添加劑,結果變成了典型的高能量低營養含有較多人工合成添加劑的垃圾食品。

其實,現實生活中因為方便快捷和美味而損失營養健康的情形還有很多,可以說,這是一種普遍現象。難怪有人說,食品工業越發達,越偏離營養健康。因此,在日常飲食上,我們更該做個“挑剔”的人,保持對新鮮食物的堅持和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