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冬季養生之生活規律

冬季一天天過去,新年的步子也越來越近,到了新年,人們都喜歡穿新衣。而到了新年,喜慶的事也特別多,結婚的,走親訪友的,太多太多了。但是,這也不得不談到一個現實的問題:分子錢、禮錢從何而來?這些都是需要人們打拼來的,許多人只顧著打拼,卻忽略了身體。下面告訴大家一些由生活規律得到的冬季養生的方法。

1.起居有常,早睡晚起:隆冬季節,中醫學強調要"去寒就暖,無泄皮膚","冬三月早臥晚起,必待日光。" 冬季要保證足夠的睡眠,做到早睡晚起。這個"晚"是以太陽生氣的時間為度,即所謂"必待日光",並非懶床不起。早睡以養人體陽氣,保持溫熱的身體;遲起以養奶氣,日出而做,以避嚴寒,求溫暖。衣著要暖和、寬鬆、柔軟。室溫保持在20~23°C即可,"暖"不等於"熱",溫度太高,反而不宜了。保暖是為了避免寒冷的刺激,使得肌體的交感神經系統興奮性增高,體內兒茶酚胺分泌增多,從而促使人體外周血管收縮,心律加快,導致冠狀動脈痙攣,以及血液粘稠度增高,易誘發心絞痛和心肌梗塞,甚至引起猝死。

2.固密心志,情緒穩定: 冬季"養藏"的原則,體現在心理活動方面,寒冷的冬季確實會使人身心處於低落狀態,《內經》說:"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即要使自己保持情緒穩定,不急不躁,心情愉快,好像有什麽想法和心得不欲披露一樣,不要太過發洩。

3.堅持鍛煉,動靜結合: 多活動是消除冬季煩悶的良藥。"冬天動一動,少鬧一場病;冬天懶一懶,多喝藥一碗"。動,就是要進行適當活動鍛煉,微微出汗,既可以增強體質,也可以提高耐寒的能力。靜,就是不要過於疲勞。如,慢跑以不超過30分鐘為宜,以微有汗出為度,不宜汗出太多,浸濕了內衣,反會引起感冒。不宜太早,早晨的陽光升起為適宜。晨起或睡前叩齒50下左右,舌在口內左右轉動各5圈,鼓漱40次左右,分二三次咽津液入丹田。調息入靜後,再練"吹"字功40次左右。吸氣時兩手經腰後上提至胸前、聳肩,呼氣時念"吹"字(不出聲),提肛收腹,腳趾抓地,兩手由胸前落至膝,屈膝半蹲。然後,雙手攀足,站立或直腿,雙手下按足背或抓腳趾,稍停,反復慢做10次左右。再搓腰50-100次,最後倒退走半小時左右。也可學打太極拳或拍打功、疏通經絡功等;或做慢跑、散步、滑水、跳繩、球類等到運動項目。

生活是人們的根本,所以,從生活規律入手,可以確切地達到養生的效果。但是,如果人們不堅持的話,那麼,只會治表不治根,達不到養生的效果。同時,從生活規律開始改變,也是在慚慚讓人們形成一種養生的習慣,對身體的好處是無窮的。而且,在寒冷的季節還能做到不感冒、身體倍棒,吃什麼,什麼都香,也是給自己和家人最好的一份新年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