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超市里也有“陷阱”哦!

現在很多人都喜歡逛超市,因為超市開的位置一般都是中心地帶。很多上班族下班回家方便都是會直接超市買蔬菜水果的。再一個就是超市的東西都比外面零售要便宜些許。而且也比較新鮮,因為超市很多東西都是清早的貨物。像外面的小攤小販比如今天賣不出的可能明天就拿出來賣。小本生意,他們也常進貨不起。但是你知道嗎?在超市,你想買到廉價又好又新鮮的東西並不簡單哦。我為什麼這麼說呢,其實超市裡面也是有“陷阱”的!嚇一跳了吧!下面我就來跟你說說超市里的一些“陷阱”吧。

現在年輕人都很忙.一般家裡買菜、購物、逛超市的“重任”就會落到老人身上。其實,在超市里買到價廉物美又可心的商品並不簡單。商家會用~系列心理戰術來促進人們消費,因此老年朋友要對這些心理陷阱有所提防。才能在購物中百戰百勝。

貨架陷阱 人類是一種懶惰的動物。因此超市通常會把最貴的或利潤最高的產品放在貨架的最佳位置,就是視線略偏下的那一排。比如要買瓶陳醋.視線最先看到的,拿起來最方便的多數都是超市里主推的商品.價格要比別的貴些,但卻不一定是您需要的那種。因此,老年朋友在選購時,要多看看,上下左右的貨架都看全了.再決定買哪種。

農產品陷阱 現在很多超市都把蔬菜水果陳列在賣場的中心位置.堆得滿滿的,這是為什麼呢?這裡有兩方面的原因:第一.心理學研究發現,由於人類早期長時間居住在陰暗的洞穴裡.並時刻為食物奮鬥著,因此對顏色鮮豔的水果和蔬菜有一種本能的興奮。直到今天,一見到被超市精心佈置過的蔬果時.大家的佔有欲和購買欲還會被大大地激發。另外,農產品是超市里利潤最高的商品,蔬菜的價格比小菜場貴得多。超市的解釋是這裡賣的多是綠色無公害蔬菜.消費者可以放心食用.價格當然比較貴。

價格陷阱 超市還經常使用價格策略。比如,大型超市宣傳的重點始終圍繞低價:什麼“天天低價”、“低價促銷”等,這些吸引眼球的標語和實際情況可能並不一致。這就是心理學中的“暈輪效應”.商家會精選部分生活必需品,定價確實低一些.由於生活必需品是我們每個人都要買的,長此以往大家就會形成“這家超市的確比較便宜”的印象。一旦有了這種印象後.我們就會不自覺地在這家超市多購買。商家就是利用了人們的這種心理.將其他的物品定價較高,把錢再賺回來。

兒童陷阱 最容易出現購買衝動的是孩子.所以老年朋友帶小孫子一起逛超市一定省不了錢.孩子通常都是見啥買啥的。商家也看到了這一點.所以會在超市里設置許多精心佈置過的兒童產品(玩具、食品)展櫃。另外,在超市的自動扶梯兩側放上誘入的膨化食品、飲料、巧克力等,孩子經過時就能看見拿到。最後,每家超市都會在收銀台兩旁擺上口香糖、巧克力及軟性飲料.因為排隊付錢時是孩子最沒有耐心的時候。常常東跑跑、西看看.大人必須買點什麼給他們才會安靜下來,因此也是最難過的陷阱了。

哈哈,其實陷阱這個詞語有點嚴重了,肯定嚇到不少人了。說白了,陷阱就是一些超市商家促銷的手段。你會發現你便宜買來的東西,實際上這件商品的價錢已經夠你買2-3個了。而你現在卻只能拿2-3份的錢買一份而已。這樣想,是不是覺得自己被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