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立冬養生按摩太溪穴護腎臟

中醫認為,腎是冬季的主髒,所以立冬一到,首先要注重養護腎臟。按摩太溪穴,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太溪穴在足內側,內踝後方,當內踝尖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揉按“太溪穴”最佳時間是在每晚上9點,一次按30下。在按的時候我們可以採用正坐或平放足底的姿勢。用手指按揉,按揉時一定要有酸痛的感覺,每天堅持按“太溪穴”能夠防治因冬季氣候所引起的常見病症。

立冬養生按摩太溪穴護腎臟

太溪穴為腎經輸穴、原穴,長於滋陰補腎、通調三焦,太溪穴位於足內側,內踝後方與腳跟骨筋腱之間的凹陷處,是足少陰腎經上的主要穴道之一。太溪穴是腎經的原穴,也就是腎臟的元氣居住的地方,因此太溪穴是一個大補穴,具有滋腎陰、補腎氣、壯腎陽、理胞宮的功能。凡是由腎虛引起的各種症狀,如腰痛、腰酸、頭暈、耳鳴、脫髮、牙齒鬆動、哮喘、性功能減退、習慣性流產等,刺激該穴均可達到意想不到的療效。

太溪是腎經的原穴,也就是說腎經的原氣大會於此,是人體當中元氣旺盛而又尊貴無比的地方,古代醫家稱其為"回陽九穴之一"。太溪穴能夠激發、調動身體的原動力,但調動起來後一定要把它儲藏起來,即儲藏到湧泉穴,這樣您就有健康的根基了。所以像每天搓腳心、做金雞獨立、泡腳之類的保健方法,其目的就是為了打通腎經,引火歸源。

有人經常足跟痛,這就是腎虛。您應多揉太溪穴,順著太溪穴把腎經的氣血引過去。只要太溪穴被啟動了,新鮮血液就會把淤血沖散吸收,然後再迴圈帶走。為什麼會痛­痛就是有淤血,停在那裡不動了,造成局部不通,不通則痛。您把好血引過去,把淤血沖散,自然就不痛了。揉太溪穴就是幫助沖散淤血。有人經常咽喉幹,喝水也不管用,沒有唾液,這是腎陰不足。揉太溪穴就能補上腎陰。太溪穴是原穴,原穴的意思是既補腎陰,又補腎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