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既熟悉卻又陌生的電腦病

現在的電腦病是資訊時代的產物,是因為長時間使用電腦過度造成的。電腦的擺放位置如果不是很科學的話,那麼就會影響到對環境不佳造成的一系列的不好的情況,但是現在的電腦是工作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主成部分了,對身體造成不好的影響也是沒有辦法逃避的。現在的電腦病已經是一個高危的人群了,雖然它不會造成對生命的危害,但是它會對大家的其他的方面造成連鎖的反應,對你的工作和生活帶來不必要的麻煩,所以大家還是有必要去料及和重視電腦病的。

電腦病”有哪些典型症狀

①乾眼症、視疲勞:眼睛酸痛乾澀,視力模糊、視力下降。

②腕管綜合症:手掌發麻、手腕前臂脹痛、腕關節腫脹無力。

③頸肩綜合症:頸肩部酸痛、肩周炎、腰椎脊椎疼痛。

④電腦性皮炎、皮膚血液病:開機狀態顯示器的周圍會形成一個靜電場,吸聚空氣中懸浮的灰塵,刺激面部皮膚。

⑤中樞神經失調:頭痛、頭暈、失眠、厭食、噁心,情緒低落、思維遲鈍、健忘、易怒、常感疲憊等。

⑥電腦憂鬱症:長時間電腦操作形成“非此即彼”的思維定式,不習慣與人達成妥協和諒解,喪失自信、身心疲憊。

對眼睛的傷害不可小視

據世界衛生組織的一項統計顯示,一個人一天看電腦持續超過4個小時,每週持續4天以上,持續一年,90%的人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視疲勞綜合征。有調查顯示,同樣時長閱讀紙質讀物和操作電腦,後者出現視疲勞的比例是前者4-6倍。在使用電腦前有3%的人有角膜點狀著染,而使用電腦2-4個小時之後則會達到60.3%。人在正常狀態下無意識眨眼是每分鐘15-25次,但看電腦時,由於聚精會神地盯著螢幕,這種生理性瞬目會減少至5-10次,加之看電腦時眼瞼張開使角膜暴露面積增大,淚液蒸發也會隨之加速。

頻眨眼當心是乾眼症

如果出現眼睛乾澀、痛癢、畏光、流淚、有異物感等症狀,這就是典型的乾眼症,需要使用人工淚液加以滋潤緩解,最好及時到醫院就醫,以免引發角膜損壞和慢性結膜炎等一系列眼部疾病。另外,要避免長時間注視螢幕,每隔40分鐘就要休息5到10分鐘,舉目遠眺、閉目養神、做一組眼保健操,從而讓眼部緊張的肌肉得到緩解和放鬆。

久坐成疾椅子變脊椎殺手

除了視疲勞、乾眼症,電腦引發的另一大危害就是對腰椎和頸椎的影響。在用電腦時,頸椎大部分時間處於屈曲狀態,長期同一個姿勢易引發頸椎蛻變。除了頸椎病之外,長期用電腦對腰椎的危害也不可忽視。人在平躺或者側躺時,腰椎間盤的受力比較小;站立時,腰椎的受力增加;站立前屈時,受力會進一步增加;坐位前屈時,受力會進一步增高。而平時用電腦時,大部分會採用坐位前屈的姿勢,這會使腰椎間盤和腰椎其它結構的壓力明顯增高。

調整坐姿拯救病變脊椎

醫學專家介紹,保證正常脊柱的生理屈度有一個原則,叫做“頸有枕、背有靠、肘有撐、腰有墊”。應調整桌椅的高度和螢幕的高度,保證眼睛能平視螢幕。另外,保持直立坐位,避免偏向一側,保證脊柱平衡。大部分的疼痛都是局部性,沒有出現放射性的疼痛,這種疼痛可以通過姿勢調整、鍛煉、理療,或者使用外用消炎止疼藥進行緩解。

警惕“鍵盤手”和“滑鼠手”

“滑鼠手”學名叫腕管綜合征,長期用滑鼠會致腕橫韌帶增生,導致腕管有效容積減少,壓迫腕管內的神經。“鍵盤手”就是腱鞘炎,長期敲擊鍵盤,肌腱在腱鞘裡面不斷來回移動,磨損肌腱,時間長了就會導致腱鞘炎。鍵盤手”、“滑鼠手”患者常會感到小指甚至全手脹痛和灼燒,甚至手部肌肉萎縮無力,手指不能分開,無名指和小指呈雞爪形。這種損傷與使用滑鼠鍵盤的姿勢有直接關係,並且造成損傷後不能馬上治癒,需要長期的調整,所以要以預防為重。

工作之餘多做點“小動作”

手部疾病一旦發作,休息是最重要的治療手段,必要時可用石膏或低溫熱塑夾板將手腕、手掌、手指固定於伸直位元或功能位元,局部注射藥物或用理療消除炎症、修復損傷等。但如症狀較重,千萬不能用熱療,而應用冰敷等冷療方法,否則會加重症狀。

針對各種各樣的“電腦病”,在採訪中,很多人也都表示,只要時間允許就會主動調整休息。不少人也給出了自己的緩解“電腦病”小訣竅:

①多溜達溜達,活動肩膀;

②改變用滑鼠的姿勢;

③做廣播體操,伸伸胳膊伸伸腿兒;

④把水杯子放遠點兒,渴了要走幾步去喝水,起到鍛煉的作用。

如果大家的身邊朋友出現了鍵盤手、滑鼠手之列的病的話,大家不要懷疑這些不是現在長說的電腦病,這些看著是索而無味的問題不會引起你們的重視,但是一旦把這些問題擴大化的話,那麼就非常的棘手了。所以當它沒有出現情況的時候就要把它解決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