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

治療真菌的藥物方法是什麼呢

生活中我們經常受到真菌的感染,多發生於皮膚方面的疾病,並且真菌是較為頑固的疾病,治療後會復發,使用過多的藥物還會刺激皮膚,從而引起皮膚發生性質的改變,反而會增加皮膚的嚴重性。因此要治療真菌是很重要的,治療的選擇上也必須謹慎,那麼治療真菌的藥物方法是什麼呢?

真菌(Fungus)是一種真核生物。最常見的真菌是各類蕈類,另外真菌也包括黴菌和酵母。

除頭癬和甲癬外,大多數真菌感染症狀都較輕微,常用抗真菌霜劑治療。很多療效較好的抗真菌霜劑可不需處方在藥店購買。一般不用抗真菌粉劑。抗真菌藥物的活性成分有咪康唑、克黴唑、益康唑和酮康唑等。

一般霜劑每天塗敷兩次,治療持續到皮損消退後7~10天。如果霜劑停用太快,感染並未消除,皮疹又會復發。

抗真菌霜劑要在使用幾天後才顯效,其間可用皮質類固醇霜劑緩解瘙癢和疼痛。可用市售的低劑量氫化可的松霜劑,濃度更高的氫化可的松需要醫生處方。

嚴重的或頑固性☆禁☆感染,可用灰黃黴素治療幾個月,有時同時用抗真菌霜劑。口服灰黃黴素很有效,但可引起副作用,如頭痛、胃腸道功能紊亂、光敏、水腫和白細胞減少等。停用灰黃黴素後,感染可能復發。皮膚真菌感染也可用酮康唑治療。與灰黃黴素一樣,口服酮康唑也有嚴重的副作用,包括肝臟損害。

保持感染部位清潔、乾燥有助於抑制真菌繁殖,促進皮膚癒合。感染處應經常用肥皂和水清洗,擦乾後撲撒滑石粉。避免使用含玉米粉的粉劑,因為它能促進真菌生長。

如果真菌感染有滲液,可能併發了細菌感染。需要用抗生素治療。塗敷抗生素霜劑或口服抗生素。稀釋醋酸鋁溶液或懷特菲爾德軟膏也可用來使滲液的皮膚乾燥。

抗菌素治療亦稱“抗生素”。主要指微生物所產生的能抑制或殺死其他微生物的化學物質,如青黴素、金黴素、春雷黴素、慶大黴素等。從某些高等植物和動物組織中也可提得抗菌素。有些抗菌素,如氯黴素和環絲氨酸,目前主要用化學合成方法進行生產。改變抗菌素的化學結構,可以獲得性能較好的新抗菌素,如半合成的新型青黴素。在醫學上,廣泛地應用抗菌素以治療許多微生物感染性疾病和某些癌症等。

治療真菌的藥物多是藥膏、也可使用抗生素,治療真菌很重要,可是治療期間的護理也一定重要,真菌是可以滋生的生物,護理不當會引起真菌再次感染,所形成的迴圈危害性是極大的,因此大家在治療真菌的時候要按照醫囑治療與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