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用藥與健康:冬季遠離皮膚瘙癢症

冬季氣候乾燥寒冷,人們會感覺到皮膚容易出現幹癢等症狀,開心一笑都被緊繃的面部皮膚束縛著,說話也要顧慮著嘴唇的皸裂。為什麼冬季皮膚容易感到不適?我們該如何遠離皮膚瘙癢,保持肌膚滋潤呢?

冬季皮膚瘙癢的原因

由於冬天氣溫低,汗腺、皮脂腺分泌減少,皮膚失去正常的滋潤,易受周圍環境冷熱變化的刺激;加之冬季降雨顯著減少,空氣濕度低,皮膚含水量減少,因而出現皮膚乾燥瘙癢、脫屑、皸裂等不適症狀。

冬季皮膚瘙癢的預防

1.多喝水

冬季預防皮膚乾燥最實用的一招。冬季氣候乾燥,人體會大量損耗水分,水分補充不足,皮膚看上去會乾燥沒有光澤。

2.營養均衡,由內養外

冬季治燥當以潤為貴,解決皮膚乾癢問題應從潤入手。多吃具有潤膚功能的食品,如銀耳、杏仁、燕窩、百合、芝麻、牛奶、蜂蜜、雪梨、石榴等。

3.合理選擇護膚品

冬季空氣濕度降低,致使皮膚乾燥緊繃,可使用富有營養及滋潤性的護膚品,根據皮膚的乾燥程度可分別選用溶液、乳劑或油膏等劑型外塗,塗抹的次數以保持皮膚滋潤為度。

4.選擇寬鬆、純棉類衣服

盡可能選擇穿純棉的衣物,因為化纖、針織材料的衣物容易引起靜電和皮膚瘙癢;其次衣服要穿得寬鬆。

5.適度體育鍛煉

適度鍛煉可以加快血液迴圈,促進皮脂腺的分泌,防止皮膚乾燥。

6.防曬

冬季的紫外線雖不如夏季強烈,但若外出時間較長,仍需要使用SPF值在20度左右的防曬霜。

3皮膚瘙癢禁忌症

1.少吃辛辣油膩刺激食物

俗話說“病從口入”,如果想要讓肌膚“潤”得徹底,辛辣油膩刺激食品在冬季應少吃,如燒烤、辣椒、薑、蒜、胡椒、油炸食品等。飲酒、喝濃茶、咖啡也應儘量避免,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

2.洗澡不宜過勤

冬季洗澡過勤會導致皮脂膜變薄,皮膚屏障功能會受到破壞。故冬季洗澡每次10分鐘左右即可,一周2~3次,水溫38℃左右為宜,不宜用力搓澡,少用香皂、沐浴露等,禁用鹼性較強的洗浴用品。沐浴後可在身上適量地塗抹具有保濕功能的潤膚品。

3.避免搔抓

搔抓可使局部的感覺神經因反復刺激變得更加敏感,使瘙癢進一步加重,形成惡性循環。

皮膚瘙癢應及時看醫生

冬季出現皮膚瘙癢並持續不緩解者,應及時就診皮膚科。老年人更易出現頑固性的皮膚瘙癢症,此外魚鱗病、銀屑病、濕疹等皮膚病在冬季瘙癢症狀易加重。皮膚瘙癢除了與皮膚病相關外,也常與某些系統性疾病如糖尿病、尿毒癥、肝膽疾病、甲狀腺機能異常、白血病、習慣性便秘、腫瘤、腸道寄生蟲、精神焦慮等有關。

治療常用抗組胺藥物如氯雷他啶、西替利嗪,維生素C、鈣劑等,也可配合口服維生素A、複合維生素B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