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一天四時段:挑準時間 吃對水果

現在一年四季都不乏新鮮的水果供應。而水果中含有人體必需的多種維生素、礦物質、碳水化合物、粗纖維、蛋白質及脂肪等營養素,能促進身體健康,進而達到防治疾病,養顏美容的效果,是最受現代人歡迎的天然健康食品。但是,吃水果也要講究時間,不同時段吃水果對營養的吸收也不同,甚至不同時段吃不同的水果也有一定的考究噢!

挑準時間 吃對水果

在英國有這樣一種說法,即“上午的水果是金,中午到下午3點是銀,3點到6點是銅,6點之後的則是鉛”。那麼,具體來說應該如何分時間段吃水果呢?

一、早上最宜:蘋果、梨、葡萄。

同樣是吃水果,如果選擇上午吃水果,對人體最具功效,更能發揮營養價值,產生有利人體健康的物質。這是因為,人體經一夜的睡眠之後,腸胃的功能尚在啟動中,消化功能不強,卻又需補充足夠的各式營養素,此時吃易於消化吸收的水果,可以應付上午工作或學習活動的營養所需。而早上吃水果,不僅可幫助消化吸收,有利通便,而且水果的酸甜滋味,可讓人一天都感覺神清氣爽。人的胃腸經過一夜的休息之後,功能尚在啟動中,消化功能不強。因此酸性不太強、澀味不太濃的水果,比如蘋果、梨、葡萄等就非常適合。

二、餐前別吃:聖女果、橘子、山楂、香蕉、柿子。

適合餐前吃的水果最好選擇酸性不太強、澀味不太濃的,如蘋果、梨、香蕉、葡萄等。胃腸功能不好的人,不宜在這個時段吃水果。有些水果是不可以在飯前空腹吃的,如聖女果、橘子、山楂、香蕉等。聖女果中含可溶性收斂 劑,如果空腹吃,就會與胃酸相結合而使胃內壓力升高引起脹痛。橘子中含大量有機酸,空腹食之則易產生胃脹、呃酸。山楂味酸,空腹食之會胃痛。香蕉中的鉀、 鎂含量較高,空腹吃香蕉,會使血中鎂量升高而對心血管產生抑制作用。柿子有收斂的作用,遇到胃酸就會形成柿石,既不能被消化,又不能排出,空腹大量進食 後,會出現噁心嘔吐等症狀。

三、飯後應選:鳳梨、木瓜、獼猴桃、橘子、山楂。

鳳梨中含有的鳳梨蛋白酶能幫助消化蛋白質,補充人體內消化酶的不足,增強消化功能。李 時珍在《本草綱目》中也肯定,鳳梨可以健脾胃、固元氣。餐後吃些鳳梨,能開胃順氣,解油膩,助消化。木瓜中的木瓜酵素可幫助人體分解肉類蛋白質,飯後吃少 量的木瓜,對預防胃潰瘍、腸胃炎、消化不良等都有一定的功效。獼猴桃、橘子、山楂等,富含大量有機酸,能增加消化酶活性,促進脂肪分解,幫助消化。

四、夜宵安神:吃桂圓。

夜宵吃水果既不利於消化,又因為水果含糖過多,容易造成熱量過剩,導致肥胖。尤其是入睡前吃纖維含量高的水果, 充盈的胃腸會使睡眠受到影響, 對腸胃功能差的人來說,更是有損健康。但如果睡眠不好,可以吃幾顆桂圓,它有安神助眠的作用,能讓你睡得更香。

小編提示:餐前餐後吃水果有講究

一天四個時段固然有其適合食用的水果,但是具體到我們一天三餐與水果的搭配,尤其是落實到餐前餐後吃水果的問題,我們又改如何解決呢?不過不論餐前餐後,我們都應該牢記四點注意:

第一、不要空腹吃酸澀味太濃的水果,避免對胃部產生刺激,還可能與胃中的蛋白質形成不易溶解的物質。

第二、不要吃飽後立即吃水果。這樣會被先期到達的食物阻滯在胃內,致使水果不能正常地在胃內消化,而是在胃內發酵,從而引起腹脹、腹瀉或便秘等症狀。長此以往還會導致消化功能紊亂,另外還會帶來額外的能量。而專家建議餐前20分鐘至40分鐘吃一些水果,此時間吃水果適合減肥人士的需要;餐後半小時到一小時再食用水果,有助於消化吸收。

第三、特別需要注意的是水果的溫度。如果吃了大量的油膩食物,再吃大量冷涼的水果,胃裡血管受冷收縮,對腸胃虛弱、對冷涼比較敏感的人來說,可能影響消化吸收,甚至造成胃部不適。因此,吃水果應以常溫為宜,不要貪吃剛從冰箱裡拿出來的水果。

第四、選擇水果品種應當考慮體質。糖尿病人應當選擇糖分低、果膠高的水果,如草莓、桃等;貧血病人則應選擇維生素C含量較高的桂圓、棗、草莓等;腹部容易冷痛腹瀉者應當避免香蕉和梨,等等。這方面可以諮詢中醫專家決定。

小編後話:看了以上的介紹,各位可能疑惑了:我怎麼就能保證一天這四個時段就吃這四類水果呢!其實,以上的介紹主要是一種飲食建議,吃水果並非多多益善,適時而食,對身體有益,如果過食或暴食或與季節不符,亦會致病。而我們要告訴大家的是要發揮水果的良好作用,調準時間,正確食用可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