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

無需吃藥五招按摩耳朵可補腎

如果仔細觀察耳朵,你會發現它的形狀就像一個倒置的胎兒,頭部朝下,臀部朝上。楊力告訴記者,根據傳統中醫理論,“腎主藏精,開竅於耳”說的就是腎的好壞會通過耳朵表現出來,做好“耳養生”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護好腎。

“在中醫看來,一般來說,耳朵紅潤而有光澤的人,說明他先天腎精充足。耳垂小的人腎精不足;耳垂飽滿、堅厚、明潤的人則腎精充沛,”楊力說,如果出現聽力下降等問題,也可能提示你的腎有毛病。此外,耳朵還能反應其他疾病,比如耳朵顏色淡白、怕冷、手腳冰涼的人,多為腎陽不足;耳朵出現紅腫,多為“上火”;耳朵局部,尤其是耳垂,血管過於充盈、擴張,能看到圓圈狀等改變的人,則心肺功能可能存在異常,如冠心病人等。當然疾病的最終確診,還需要考慮其他因素綜合判斷。

那麼,如何進行耳朵的保健呢?不防向專家學學以下5招:

一是引耳。將右手繞過頭頂,掌心頭側,用右手拇指、食指、中指捏住耳尖,輕輕用力向上拽左耳尖14次。隨後再換左手。

二是摩耳。雙手手掌摩擦得微微發熱後,按摩兩耳正面,再按摩耳背面,反復做10次。還可以摩耳廓,以食指貼耳廓內層,拇指貼耳廓外層,相對捏揉,直至發熱。

三是拉耳垂。用左右手的拇指、食指同時按摩耳垂,先將耳垂搓熱,然後往下拉耳垂15~20次。

四是掃耳。用手把耳朵由後向前掃,能聽到“嚓嚓”的聲音。每次20~30下,每天數次。

五是拎耳屏。用食指、拇指提拉耳屏,自內向外提拉,每次做3~5分鐘。手法應由輕到重,牽拉的力量以不痛為限,這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頭昏、頭痛、神經衰弱、耳鳴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