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

按摩一醒腦穴夏天不再犯困了

人們常說“春困秋乏夏打盹”,如何緩解這些症狀,從昏昏欲睡恢復到神清氣爽、思維敏捷的狀態呢?其實人體有兩個“醒腦穴”:太陽穴和風池穴。夏天犯困的時候用手指按揉這兩個穴位,或把風油精塗在上面,有很好的醒腦效果。

太陽穴在眉後凹陷處。操作的時候可以用拇指自前向後直推,稱“推太陽”,也可以用兩手的中指按揉該穴,稱“揉太陽”或“運太陽”。向眼的方向揉為補法,向耳的方向揉為瀉法,次數為30~50次。太陽穴屬於經外奇穴,本穴治療的病證,多是陽實證,故臨床上多用瀉法,有消散鬱熱、醒腦明目的功效。用補法,則有壯筋補虛的效果。夏天犯困時,應該選用瀉法。

風池穴位於後頸部(如上圖),兩條大筋外緣凹陷中,約與耳垂齊平,為足少陽膽經的穴位,有清腦、息風、聰耳、明目等功效,可用來治療沉困、眩暈等證。現代醫學研究也證明,風池穴能改善大腦缺血缺氧的狀態,所以臨床上治療、預防腦梗塞,最常推薦的也是此穴。操作的時候可以用兩手拇指按揉,每次30~50次,有酸脹感效果更佳。如果想省勁,也可用風油精塗抹本穴,效果立竿見影。若與太陽穴配合,效果更好。

血液黏稠對於現代人來說並不少見,尤其是在中老年人群中發生比例較高,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發生的風險大大增加。

除了現代化的醫療技術和藥物外,中醫刮痧的出痧、退痧過程也可以達到淨化血液的保健作用。肘窩、膝窩部位是手足經脈的必經之路。肘關節和膝關節活動較為頻繁,當血液中代謝產物過多,黏稠度增加時,經脈氣血極易在此淤滯。間隔一段時間拍打此處,只要血液內代謝產物增多引起微循環障礙時,就會出痧。通過出痧的方式及時排除體內的代謝產物是最簡便的淨化血液的方法。

具體方法是:在肘窩或膝窩處塗上刮痧油,肘關節和膝關節的肌肉要放鬆,關節窩朝上;拍打者一手托住被拍打者的肘關節或膝關節,另一手五指併攏,手背微微拱起,用掌心垂直向下拍打肘窩或膝窩。拍打的力度應由輕漸重,兩次拍打要有間歇。拍打出痧的多少因人而異,少量出痧即可,也可以拍打到沒有新痧出現時為止。剛開始,可以每隔兩周拍打一次,以後每3~6個月拍打一次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