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秋幹氣燥時節 多喝水少生氣防燥鬱

導語:生氣易傷心、傷肺、傷肝、傷腎,尤其在秋幹氣燥時節,很容易引動秋燥,使燥邪內外夾逼,損害身體正氣。而通過躲避法、轉移法、運動法等十種控制情緒的方法,不僅可以平復情緒保護健康,還可以提高情操,陶冶心靈。相信下列十種情緒控制法總有一種適合你。

【1】躲避法

人在遭遇心理困境時,最先最容易採取的自救策略是躲避法,即回避、躲開、不接觸導致偏激情緒的外部刺激。孔子在《論語》中講到的“非禮勿視,非禮勿聽”,就是一種躲避刺激的方法,它可以制止你的偏激情緒。不過,回避或逃脫是自欺欺人的防衛術,常用會泯滅意志。



【2】轉移法

轉移法可以通過改變注意的焦點來達到目的。當自己情緒偏激時,可以做一些自己平時感興趣的事,從事一些自己感興趣的活動。比如生氣後選擇音樂可以控制狂躁情緒的爆發,使人恢復理智。其實等待“氣頭”過後,再仔細想一想,心平氣和地解決矛盾,往往會收到滿意的效果。



【3】釋放法

釋放法不是一味地在觀念上避開或轉移暴躁易怒的刺激,而是用行動給暴躁易怒找一條出路的排泄法,從而不讓這種偏激情緒積壓在心裡,造成心理疾患。所以,要學會發洩情緒,比如流淚、怒吼等,但發洩的物件、地點、場合和方法要適當,避免傷害別入。



【4】控制法

所謂控制法,就是加強思想意識上的修養,用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堅強意志,從理智上來防止、克服暴躁易怒等偏激情緒的發生。俗話說,退一步海闊天空。在生氣時需用理性、釋懷的心情來面對和處理。不能因為別人的無禮或粗魯而使自己處於失態的情緒中。



【5】昇華法

昇華法就是將偏激情緒與頭腦中的積極因素相聯繫,把偏激情緒轉化為自己採取積極行動的推動力,並將情緒激起的能量引導到對人、對己、對社會都有利的方向,把個人受到的苦難或不公化作自強的決心與動力,激勵我們奮發向前。



【6】運動消氣法

生氣後可以加強運動以消氣。如打球,跑步,參加重體力勞動。也可以大喊大叫、捶胸、跺腳、打枕頭,捶沙發等發洩以消氣。運動是一種通過身體的活動來轉移精神注意力的方法,運動時不僅會忘記煩惱,還可以使內心釋放、舒暢。



【7】傾訴法

當人的心理處於壓抑、煩惱和苦悶時,需要向人傾訴。有節制的發洩,把悶在心裡的煩惱統統倒出來,這是保持心理健康的良方之一。因此,如果你要生氣的話,不妨找親朋好友或通情達理的人談談,把自己的苦悶向他們傾訴,在對方的同情、勸說、開導會減輕你的痛苦。



【8】讓步法

許多愛生氣的人,往往任性、固執己見,難以傾聽別人的意見,缺乏足夠的自我批評精神。愛生氣的人要學會合理的讓步,這不僅有益於問題的解決,而且會贏得人的同情和好感,最終會使誘因蕩然消失。學會讓步,首先擴寬心理容量,培養自己良好的修養和開闊的胸懷。



【9】舌頭轉圈法

火氣上來的時候,趕緊讓自己的舌頭在嘴裡轉動6、7圈。心理學原理是:生氣發怒等不良情緒的產生往往伴隨著腎上腺激素的分泌增多,或者說,腎上腺激素分泌增多是導致不良情緒的重要生理原因。轉動舌頭,會使唾液分泌增多,而唾液可以抑制腎上腺的分泌。



【10】咳嗽法

火氣上來的時候,用手捂著嘴,頭轉過去,咳嗽幾聲,甚至咳出痰來。因怒火容易導致腎上腺激素分泌增多,這種激素的增多只會讓情緒更加失控。所以在火氣上來的時候可用咳嗽法來降低腎上腺激素分泌緩解情緒。但需注意不要直接對著對方咳嗽,易引起誤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