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

人為什麼會得胃癌 胃癌疾病不容小視

近年來,胃癌呈現年輕化趨勢,多發於40歲以下人群,而且由於胃癌患者對胃癌的早期症狀不瞭解,往往容易忽視對自身胃部小問題,一到惡化時再進行檢查,一般已經是胃癌的中晚期了。因此,為有效預防胃癌的發生及及早控制胃癌的進一步擴散,有必要去瞭解一些胃癌的知識。

人為什麼會得胃癌?

1.患有胃潰瘍、胃息肉、慢性萎縮性胃炎等胃病的人。研究發現,這些胃病都是胃癌發生的癌前狀態,如胃息肉,其演變為胃癌者為3%—10%;慢性萎縮性胃炎,其癌變率為2%—8%。

2.有胃癌家族史的人。胃癌具有遺傳傾向,有研究發現,患者家屬中胃癌發病率比正常人群高2~3倍。

3.做過胃切除手術的人。據瞭解,經歷過胃切除手術的人發生胃癌的機會較正常人高。

4.被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的人。有研究稱,約半數胃癌與幽門螺桿菌感染有關。國人約60%感染該菌,但僅0.03%的人群患胃癌。

5.飲食習慣不良的人。如飲食不規律、暴飲暴食、喜食煙熏食物和高鹽食物、長期抽煙酗酒等,都是易誘發胃癌的重要因素。

6.某些特殊職業者。長期暴露於硫酸塵霧、鉛、石棉、除草劑者及金屬行業的工人,其胃癌風險明顯升高。

7.生活在地質、水質含有害物質的人。在火山岩、高泥炭或有深大斷層的地區,含有較多易損傷胃黏膜的亞硝胺前體、硒和鈷,以及有致癌作用的3,4-苯並芘。

8.長期心理狀態不佳的人。如壓抑、憂愁、抑鬱、憎恨、厭惡、自卑、人際關係緊張、精神崩潰、生悶氣等,都會導致提高胃癌的發生幾率。

(一)、症狀

1.早期胃癌70%以上無明顯症狀,隨著病情的發展,可逐漸出現非特異性的、醋似胃炎或胃潰瘍的症狀,包括上腹部飽脹不適或隱痛、泛酸、噯氣、噁心、偶有嘔吐、食欲減退、黑便等。

2.進展期胃癌症狀見胃區疼痛,常為咬齧性,與進食無明顯關係,也有類似消化性潰瘍疼痛,進食後可以緩解。上腹部飽脹感、沉重感、厭食、腹痛、噁心、嘔吐、腹瀉、消瘦、貧血、水腫、發熱等。故上腹部疼痛的症狀出現較早,當腫瘤延及幽門口時,則可引起噁心、嘔吐等幽門梗阻症狀。癌腫擴散轉移可引起腹水、肝大、黃疸及肺、腦、心、前列腺、卵巢、骨髓等的轉移而出現相應症狀。

(二)、體征

絕大多數胃癌病人無明顯休征,部分病人有上腹部輕度壓痛。當胃癌發生肝轉移時,可在腫大的肝臟觸及結節狀塊物。當腹腔轉移腫塊壓迫膽總管時可發生梗阻性黃疸。

有幽門梗阻者上腹部可見擴張之胃型,並可聞及震水聲,癌腫通過胸導管轉移可出現左鎖骨上淋巴結腫大。

晚期胃癌有盆腔種植時,直腸指檢於膀胱(子宮)直腸窩內可捫及結節。有腹膜轉移進可出現腹水。小腸或系膜轉移使腸腔縮窄可導致部分或完全性腸梗阻。癌腫穿孔導致彌漫性腹膜炎時出現腹肌板樣僵硬、腹部壓痛等腹膜刺激症狀,亦可浸潤鄰近腔道臟器而形成內瘺。

(三)、常見併發症

1.當併發消化道出血,可出現頭暈、心悸、解柏油樣大便、嘔吐咖啡色物。

2.胃癌腹腔轉移使膽總管受壓時,可出現黃疸,大便陶土色。

3.合併幽門梗阻,可出現嘔吐,上腹部見擴張之胃型、聞及震水聲。

4.癌腫穿孔致彌漫性腹膜炎,可出現腹肌板樣僵硬、腹部壓痛等腹膜刺激症。

5.形成胃腸瘺管,見排出不消化食物。

專家提醒,身體不適還是應及時就醫並且定期檢查。高危人群也不要恐懼胃鏡,最好不超過三年就查一次胃鏡,以免很多胃癌患者一經發現已經進展到中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