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糖人控糖,什麼都不吃?

糖尿病人為了防止血糖升高,是不是什麼都不能吃?內分泌科專家表示,患了糖尿病,在飲食方面需要控制,但並不是說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吃,這樣反而還會造成營養攝取不足和免疫力下降。那麼,在飲食上,對米飯、蔬菜、水果怎麼吃有什麼說法呢?

米飯不可少

“少吃主食可以更好地控制血糖”這種說法是錯誤的!專家說,主食包括穀類、薯類和雜豆,糖人每天應該吃250~400克。最好是多樣化,粗細搭配,適量選擇全穀類製品。而土豆、山藥、紅薯、南瓜等食物澱粉含量較高,吃這些食物就要減少主食的量。

在進食主食的時候,儘量少進食軟的、爛的、稠的、粘的易吸收的食物,比如大米粥、糯米飯、甜的點心和飲料、腸粉等,因為吃這些食物後,血糖升高快,容易導致血糖波動大。

吃蔬菜也限制

很多糖尿病患者以為,飲食控制血糖就是要少吃米飯,不吃水果,而蔬菜不含糖,含有大量的食物纖維,有飽肚感,可以大量食用。實際上,蔬菜也含糖!

含糖在3%的蔬菜(每500克)有白菜、圓白菜、菠菜、油菜、韭菜、芹菜、冬瓜、青瓜、苦瓜。而含糖4%的蔬菜(每500克)有絲瓜、四季豆、圓椒、倭瓜,所以蔬菜也不能吃太多,而且吃太多粗纖維對胃也不好。因此,建議每天吃蔬菜300-500克。

吃肉首選沒腿的

糖尿病患者不能不吃葷菜,不然營養不均衡。魚肉類主要提供蛋白質,但是由於肉類同時也有一定量的脂肪。糖尿病患者通常血脂也高,所以在選擇葷菜時,應該多選擇低脂肪及低膽固醇的肉類。在做菜時,可選擇含不飽和脂肪酸的亦舒堂火麻油,能幫助調節血脂,清理血栓,提高人體免疫力。

選擇肉類首選無腿的魚類,其次才是兩條腿的雞鴨鵝,最後才是四條腿的羊、牛、豬等。通常是畜禽肉類50-75克(1兩至1.5兩);魚蝦類50-100克(1兩至2兩)。

吃水果有條件

糖尿病患者認為,自己最好是不要吃糖,哪怕吃一點甜的水果,也覺得自己很罪惡,那麼糖尿病患者能否吃水果呢?醫生說,這首先要看血糖水準,血糖控制得比較理想的狀況,比如空腹血糖

一般來說,我們都說飯後果,感覺吃完飯,吃點水果解解油膩,而專家卻說,水果不能立即在餐後吃,否則會使得血糖水準升得更高。所以,吃水果的最佳時間是在兩餐之間。

食物分量怎麼定?快速確定有秘訣:

●每天的肉類食物攝入量相當於一張撲克牌大小。

●每天吃一個網球大小的蘋果或梨子。

●每天吃拳頭大小的土豆或紅薯,同時要減去相應的米飯或面的分量(半兩主食)。

●用標準碗盛米飯,每次為2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