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警惕白天睡不醒晚上睡不著

警惕白天睡不醒晚上睡不著

打瞌睡(打盹兒)是指比通常睡眠時間要短的一段睡眠。研究表明,持續工作時,打過盹兒的人比沒打過盹兒的人幹得更好。因此,打盹兒常被看成是在長時間連續工作後補充精力的一種有效方法。不過,如果你晚上能保證7—8小時的睡眠,白天還是愛瞌睡,那可能就是患上某種疾病的表現了,需要重視。

白天過度瞌睡指在非主要睡眠期間不能保持清醒或睡眠時間過長,影響日常工作、學習和社交活動等,人群中發病率達10%以上。造成白天嗜睡的常見疾病包括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發作性睡病、失眠等。

發作性睡病:突然忍不住想睡覺

發作性睡病是種以白天突然發作、不可抗拒的睡眠為特徵的睡眠障礙性疾病。目前發病原因尚不清楚,但與精神心理有一定關係,屬兒童及青少年期的疾病,成年人也會患此病,但很少見。這種疾病最主要的臨床表現之一是白天睡意突然發作。一些患兒不論是在上課、吃飯、說話、運動,還是在看書、做功課、參加考試時,都會睡意大發。儘管患兒極力避免睡著,但終會因難以抗拒,在一兩分鐘後進入睡眠狀態。睡眠時間持續約10—15分鐘,醒後感到頭腦清醒,精力恢復。

第二個主要表現是常伴一過性突發的全身肌肉軟弱無力。輕者表現為不由自主垂頭,重者可突然跌倒,但神志清楚,臨床上將此稱為“猝倒”。這種猝倒一般每天只發生1次,每次僅持續數秒鐘,多在大笑、驚恐、發怒等情緒激動情況下發生。發作性睡病本身對生命並無大礙,一般不會引起其他器質性病變,但會引起許多意外。

睡眠呼吸暫停:晚上打鼾,白天犯困

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是一種具有潛在危害的常見疾病,但尚未引起人們的普遍重視。據國內外統計資料顯示,在成年人中發病率約為1%—4%,在老年人中發病率約為2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