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孩子真的缺鈣嗎?—其實是缺維生素D

正常孩子中極少有單純的鈣攝入不足,平時說的缺鈣實際上是缺維生素D,比如佝僂病,它的全稱是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而不是缺鈣性佝僂病。佝僂病主要是骨頭裡的鈣不足,但這並不意味著鈣攝入不足。人體從食物中攝入的鈣會在維生素D的作用下轉移到骨頭內。維生素D可促進鈣吸收,若攝入不足,可導致骨頭缺鈣。

孕婦應多戶外活動,平衡膳食,使用富含鈣、磷、維生素D的食物。鈣的最佳食物來源是奶。維生素D主要存在於深海魚(如沙丁魚)、肝、蛋黃等動物性食品及魚肝油製劑中。妊娠後期每天補充800IU維生素D,有益於胎兒貯存充足的維生素D,以滿足生後一段時間生長發育的需要。純母乳餵養的足月兒應從生後2周開始每天補充400 IU維生素D,直至2歲。早產兒、低出生體重兒、雙胎兒生後1周開始每天補充800IU維生素D,3個月後改為每天400IU。

老百姓常說曬太陽補鈣,其實並不是補鈣,而是補充維生素D,進而促進鈣吸收。隔著衣服或其他遮擋物曬太陽是沒有用的,應視溫度而暴露孩子的雙手、面部、下肢等在陽光下,讓其裸曬。出生1個月後可讓孩子逐漸堅持戶外活動,冬季也要注意保證每天1-2小時的戶外活動時間。研究顯示,每週讓母乳餵養的嬰兒戶外活動2小時,僅暴露面部和手部,可維持血維生素D水準在正常範圍的低值。

母乳中維生素D不足,如果我們不給孩子補充維生素D,就可出現母乳中有充足的鈣,但不能吸收到骨頭內,進而導致佝僂病等問題。

一般不需要補充鈣劑,但乳類攝入不足和營養欠佳時可適當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