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惑疾病

愛抖腿是病嗎?其實是焦慮

受訪專家/武警廣東省總隊醫院神經外科副主任醫生 姚雪峰&心理科副主任 王曉麗 文/羊城晚報記者 余燕紅 通訊員田乃偉

你坐著的時候,有沒有抖腳的習慣?或者在寫東西時會不會不停地用手轉筆……對此,專家指出,無論是抖腿還是不停轉筆,都算是一種壞習慣,有些人依賴這類小動作來緩解焦慮,結果往往演變成不做小動作就會加倍焦慮。

抖腿、轉筆、打響指都是壞習慣

最近,在外企工作的白領肖小姐,發現自己丈夫喜歡抖腿,“好像是無時無刻都在抖,我真的懷疑這是種病”。戀愛時她便發現丈夫有抖腿習慣,便一直督促他趕緊改掉這個壞毛病。“小時候就聽老人說,男抖窮,女抖賤,我確實覺得抖腿不好”,雖然丈夫也有意識地在努力改掉這個習慣,但習慣形成已久,他還是會不自覺地抖腿。

“迷信說法雖然不可取,但抖腿確實不是個好習慣,應該及時糾正。”武警廣東省總隊醫院神經外科副主任醫生姚雪峰稱,“從神經學的角度說,一般的抖腿並不能盲目定義為疾病,它更多的是一種行為習慣,就好像轉筆、打響指之類的動作,也都是不好的習慣。”

姚雪峰表示,很多人在焦慮、緊張的狀態下,會做出各種各樣的小動作來緩解自己的情緒,但實際上這並不是一種健康的解壓方式,而且一旦養成,就很難戒除。

用積極的方式替代不健康小動作

武警廣東省總隊醫院心理科副主任王曉麗指出,喜歡抖腿是下意識的一種表現,它並不是嚴格意義上的醫學疾病,實際上這些小動作都是在小時候形成的,有些人是在特定環境下會抖腿,有些人就是沒事的時候也會抖,因人而異。

有些人依賴抖腿等小動作來緩解焦慮,結果往往演變成不做小動作就會加倍焦慮。因此,靠抖腿來緩解焦慮並不值得提倡。

王曉麗建議,有此習慣的人,可以通過自製力改掉壞習慣,用運動、娛樂等積極健康的方式替代這種小動作,家人也可以幫忙監督、敦促。而一旦抖得非常嚴重,則有可能是焦慮症的表現,一定要及時就醫。

Tips:

助你緩解焦慮的小方子

飲食減壓。可以吃點橘子,橘子富含維素C,有助降低體內應激激素皮質醇;吃杏仁,杏仁富含有助於減壓的維生素B12;喝花茶、人參茶等,茶飲能緩解心理壓力;吃雞肉,因為其富含有鎮靜情緒功效的色氨酸。

入睡減壓。午後打盹可緩解壓力。上班族中午睡6分鐘,就能起到提高記憶力的作用,最佳午睡時間長度是20-30分鐘。

運動排解。練瑜伽、騎自行車、舉啞鈴、打太極、游泳等各種運動都可以分散注意力,提高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