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皮蛋雖好吃 食用需謹慎

提到皮蛋,就會令人垂涎。薑汁皮蛋、皮蛋豆腐、皮蛋瘦肉粥、蓮蓬菊花蛋……無一不是美味佳餚。然而皮蛋雖然廣受歡迎,可如果食用不當也會危害健康。可還是具有它獨特的營養、功用和風味的。只要謹慎地選購和烹製,皮蛋仍不失為一種增加日常飲食變化無可替代的美食。

皮蛋又稱松花蛋、變蛋等,是我國傳統的風味蛋製品,不僅為國內廣大消費者所喜愛,在國際市場上也享有的盛名。皮蛋,不但是美味佳餚,而且還有一定的藥用價值。王士雄的《隨息居飲食譜》中說:“皮蛋,味辛、澀、甘、鹹,能瀉熱、醒酒、去大腸火,治瀉痢,能散能斂”,坊間常用來治療咽喉痛,咽療,聲音嘶啞,便秘。

中醫學認為皮蛋性涼,可治眼疼、牙疼、高血壓、耳鳴眩暈等疾病。大眾都可食用:火旺者最宜;少兒、脾陽不足、寒濕下痢者、心血管病、肝腎疾病患者少食。注意事項:松花蛋不宜與甲魚、李子、紅糖同食。用法用量:食用松花蛋應配以薑末和醋解毒;松花蛋最好蒸煮後食用,松花蛋裡面還含有鉛,兒童最好少吃。不宜存放冰箱。

曾經有一家四口食用“青椒拌皮蛋”後,其中三人相繼出現發熱、噁心、嘔吐、糊狀腹瀉、頭痛、頭暈、四肢乏力等中毒症狀,因治療搶救及時,幸而未造成嚴重後果。

原來這是因為皮蛋是透過混合純鹼、石灰、鹽和氧化鉛,將鴨蛋包裹而醃制的,當中含有鉛,所以如果經常食用,就有可能引起鉛中毒。這會導致失眠、不能集中注意力、貧血、關節痛、思維緩慢、腦功能受影響等症狀。此外,鉛更會取代鈣質,影響鈣的攝取,可能造成缺鈣。

另外,皮蛋在醃制、運輸、銷售、存放過程中,極易受到各種細菌的污染,特別是沙門氏桿菌的污染。該細菌隨皮蛋進入人體後,在腸結膜上引發炎症,菌體裂變後會產生毒性很強的內毒素,致使食用者出現中毒症狀。

所以,在食用皮蛋時務必謹慎。有關專家提醒消費者:應食用新鮮、無破損、無異味的皮蛋;應選購和食用“無鉛皮蛋”(採用無鉛工藝和原材料醃制的皮蛋,其含鉛量遠低於採用傳統工藝醃制的皮蛋);建議皮蛋熟食。如:煮湯食用、去殼後上籠高溫蒸5分鐘,晾涼後再食用等。食用皮蛋後,若出現發熱、噁心、嘔吐、腹痛、腹瀉、水稀樣便、頭痛、頭暈、四肢乏力等症狀時,要及時就診。

兒童更應少吃皮蛋。中醫認為,兒童的身體為“稚陰稚陽”之體,代謝極其旺盛。“無鉛”蛋中的微量鉛被兒童吸收後,還會存留在肝、肺、腎、腦等組織及紅細胞中,還會使骨骼與牙齒中的鈣流失。經常食用“無鉛松花蛋”會引起兒童出現骨骼和牙齒發育不良、食欲減退、胃腸炎等,還會影響智力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