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疾病

救人一命的生薑大棗水,你還不知道嗎

生薑、大棗是中醫的兩味藥材,也是廚房中常見的兩種食物。在張仲景《傷寒論》的第一方“桂枝湯”一共才五味藥 ,其中兩味就是生薑和大棗。其功效補中益氣、調和營衛。胃氣護住了,正氣才有源源不斷的動力來和外邪對抗。下麵就來說說生薑的好處有多少

生薑能驅寒止痛

對於生薑,大家熟識用法就是生薑熬水,治療風寒外感初起,症狀為:惡寒重發熱輕、鼻塞、流清涕、打噴嚏、如有痰則痰白清稀,渾身酸痛。一定是感覺受了風寒、症狀初起的時候服用才管用,如果病情嚴重,生薑水的效果就大打折扣了。女性因寒痹引起的痛經,喝碗生薑紅糖水亦有緩解作用。除了生薑的辛溫之性,紅糖性溫,也有緩中止痛、活血化淤功效。

生薑能止吐

生薑有個美名:“嘔家聖藥”,因其具有溫中止嘔的功效,所以吃了寒涼食物或受了寒邪引起的胃部冷痛、嘔吐,喝碗生薑水都能起效。如果是多次嘔吐,胃長時間虧空,建議再加上幾枚大棗(掰開)同煮,除了溫中止嘔還能補中益氣。

幾乎每個孕婦都要經歷妊娠初期的嘔吐反應,輕微噁心嘔吐都屬於正常現象,不必驚慌。但如果嘔吐頻繁、不能進食,可以考慮在吃飯前喝碗生薑水,或者在飯食中多添加一些生薑同食,能緩解嘔吐的反應。但如果這樣做還嘔吐不減,以致于影響健康,就要立即去醫院就醫了。

生薑汁能解毒

大家在吃中藥處方時,如果誤食生半夏、天南星發生舌腫、喉啞等中毒反應時,立即取生薑汁些許,溫開水沖服,一日2次,即能解毒。

吃薑到底去不去皮?

大多數人吃薑的時候都會把姜皮削掉,可知生薑皮也是有中藥功效的。生薑皮味辛、性涼,具有和中利水的作用,因此有“留姜皮則涼,去姜皮則熱”之說。 通常情況下,加入菜肴中時,生薑皮可以不去掉,保持藥性的平衡,充分發揮生薑的整體功效。只在搭配苦瓜、螃蟹、綠豆芽等寒涼菜肴時,才去掉姜皮。前文提到利用生薑辛溫之性驅寒、止痛、止嘔時,也應該去掉姜皮。而作為五皮飲中一味藥,則只取生薑皮。生薑雖好,但不是食無禁忌。古代有句話:“夜不食薑,秋不食薑。”因為夜是主合的,天地之氣都關閉了,而薑是主散的。如果夜裡吃薑,那就是天地之氣都關閉時,還在拼命地去發散,就會對人體造成損害。秋天是主收斂的,跟夜一樣,也是主收的、主合的。這時候,如果不是因為病情需要而吃薑,是不符合養生規律的。